长链非编码RNA SNHG12在胃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ing___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全球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五位,死亡率排第三位。尽管近年来早期检测和治疗方面的技术进步已经部分地改善了胃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但是由于转移和复发的频率较高,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因此进一步研究胃癌发生和发展的机制,提高胃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在人类肿瘤的起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但是,lncRNA在胃癌中的作用和机制仍然有很多未知。方法通过分析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的胃癌组织的公共RNA测序数据,本研究发现了一个新颖的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2(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2,SNHG12)。然后本研究用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Kaplan-Meier plotter中的数据进一步分析SNHG12与胃癌各项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本研究用一系列体外和体内实验来探索SNHG12在胃癌中的作用,这些实验包括RNA荧光原位杂交(RNA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CCK-8增殖实验,克隆形成实验,伤口愈合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细胞周期和凋亡分析,以及体内移植瘤模型。然后,本研究使用人癌症通路芯片,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实验来探索SNHG12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本研究分析显示,相对于癌旁组织,SNHG1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并且SNHG12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低生存率相关。另外,SNHG12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浸润深度相关。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一步表明SNHG12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外及体内功能实验显示,敲低AGS和MGC-803细胞株中的SNHG12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且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同时,过表达BGC-823细胞株中的SNHG12表现出与敲低相反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SNHG12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结论总之,本研究结果初步阐述了SNHG12在胃癌中促癌的作用和机制,并且表明SNHG12具有作为胃癌诊断和预后的潜在靶标的可能。
其他文献
已有的研究表明激素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来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雌激素、孕激素依赖的乳腺癌以及雄激素依赖的前列腺癌是最常见的两类激素依赖性肿瘤,两者在肿瘤转移及激素治疗抵抗的调控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共通性。因此,鉴定同时参与调控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的肿瘤转移和(或)治疗抵抗的相关基因并探究相应的分子机制对于这两种肿瘤的“异病同治”具有重要意义。Gab(growth factor receptor bi
胰腺癌新生血管同步辐射成像研究目的:探讨同步辐射技术在胰腺癌新生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通过瘤块种植建立BABL/c裸鼠Bx PC-3细胞株胰腺癌皮下瘤模型,并分别于瘤块种植后第10、15、20、25和30天经左颈总动脉注入纳米硫酸钡,进行同步辐射成像,物品和探测器的距离为10mm,探测器分辨率为9μm,成像能量为19 ke V。每个时间点采集6个样品图像,对所得图像进行断层重建和三维重
包含DEP结构域的雷帕霉素靶蛋白相互作用蛋白(DEPTOR)是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重要调控因子,mTOR则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激酶,其过度激活与多种人类癌症密切相关。然而,DEPTOR在垂体腺瘤中的作用还很不清楚。在此,我们发现DEPTOR在垂体腺瘤组织中表达下调,尤其是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耐药性泌乳素细胞腺瘤中进一步表达下调。相应地,DEPTOR的高表达有效抑制垂体瘤细胞系GH3和MMQ细胞的
动植物是由宿主和共生微生物构成的复杂生命系统,特别是动物胃肠道中栖息着丰富的微生物,它们与宿主间存在着复杂的共生、共代谢、共进化关系。近年来,随着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拓宽和提升了环境微生物学研究的目标、范围和能力,因此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成为热点。已有研究证明,肠道微生物受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影响,并已经初步完成了对人类和部分模式动物和农业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基本认知,相应的
超临界水冷堆是第四代反应堆中唯一的水冷堆型。然而,超临界水物性的奇异变化使得其堆内热工水力行为与常规次临界压水堆有很大的不同。简单流道内,超临界水存在正常传热、传热强化以及传热恶化三种典型传热现象。棒束流道结构复杂,加上定位件的影响,其传热行为更加复杂。超临界水冷堆在启停堆或者失压事故工况下,将经历跨临界瞬态过程。因此次临界条件下的沸腾危机现象可能再次出现,威胁包壳的安全。超临界水冷堆稳态与跨临界
压水堆棒束燃料组件定位格架采用交混翼片,可促进子通道之间质能交换,强化燃料棒与冷却剂之间换热,同时导致组件压降增大。故定位格架下游子通道内部的二次流强度和湍流强度、子通道之间的横向流动交混和横向湍流交混以及子通道压降是评价格架性能的重要标准。在子通道分析中亟需对格架下游子通道横向流动交混、湍流交混及压降特性的精确描述。但是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程序不能准确模拟格架下游的流动和子通道交混,棒束试验也因测
研究目的胃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且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最主要的间质细胞成分,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受到重视。近年来CAFs的异质性在肿瘤中得以证实,但在胃癌中研究较少。肠型及弥漫型是两种预后意义不同的胃癌类型,其相应CAFs
水稻白叶枯病(bacterial leaf blight,BLB)是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细菌病害,由稻黄单胞菌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常间歇性和区域性爆发成灾,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制约着粮食安全生产。Xoo可产生多种致病因子,其中包括胞外多糖、胞外酶类、Ⅲ型效应子(T3SS-secreted effector,T3SE)、生物膜和群
目的: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Oral Mucosal Melanoma,OMM)是口腔颌面部恶性程度极高的一类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只有20-25%。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相比,系统的OMM遗传学特征研究相对匮乏,这严重制约了个体化治疗在OMM患者中的应用。因此,本研究计划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一步描绘OMM的基因组图谱并揭示与患者预后或治疗相关的遗传学事件,从而推动精准医疗在OMM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plumbagin(PL)对肝细胞癌(HCC)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SIVA在PL抑制HCC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分析SIVA在HCC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1.采用CCK-8、Ed U、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L对HCC细胞增殖的影响;PI单染检测PL对HCC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Western-bolt法检测PL对HCC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