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骨疏康颗粒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伤科住院被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且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患者,中医症候均属于"肾虚气血不足症",按照中西医诊断标准纳入研究,共60例,采取完全随机分两组:①试验组:PKP+骨疏康颗粒+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30例;②对照组:PKP+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30例。其中试验组脱落2例,实际完成了 28例;对照组脱落3例;实际完成了 27例。两组实际共完成了 55例,患者年龄56~85岁,平均(68.24±6.78)岁,其中男性15例,女性40例,累及椎体共55个,以T11、T12、L1、L2椎体多见;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1周、3月、6月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骨密度水平、影像学指标的情况;观察分析术后6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病例在术前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方面进行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两组在治疗后各观察点的VAS评分相比术前均有明显降低,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试验组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两组VAS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月、6月两组VAS评分在同时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的疼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愈加明显。3.ODI评分:两组在治疗后各随访点的ODI评分相比术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病程的延长两组ODI评分逐渐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尤为明显。治疗后1周两组ODI评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6月两组ODI评分在同时期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对活动功能障碍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佳,随着用药疗程的增长,功能活动恢复越理想。4.骨密度:两组在治疗后1周的骨密度水平相比术前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骨密度水平分别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6月骨密度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骨密度水平增高更明显,且用药时间与机体骨密度水平呈正相关关系。5.影像学指标:术前两组分别在压缩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进行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1周、3月、6月,两组患者的压缩椎体前缘高度比及Cobb角均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据此可以看出PKP术能够快速恢复椎体高度;而在治疗后1周、3月、6月,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同时期的压缩椎体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进行比较,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也表明PKP术后能维持术椎的高度和稳定性。6.临床疗效:术后6个月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显效39.28%,有效46.42%,无效14.28%,总有效率85.72%;对照组显效14.81%,有效51.85%,无效33.33%,总有效率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5)。结论:骨疏康颗粒配合PKP治疗OVCF,可以快速缓解疼痛、恢复伤椎高度、提高骨密度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其近中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