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驱动的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技术研究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z12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道运输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具有运输成本低、安全性好和不受季节约束等优点。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石油及其相关产品的需求也快速增加,管道敷设的里程越来越多,管道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管道建设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随着管道长度的逐年增长、老旧管道服役年限的逐年增加,管道出现泄漏的概率会有所增长,一旦泄漏而未及时发现将导致资源的浪费、财产的损失、环境的污染。长输管线的高效、可靠和安全对于管道运输系统至关重要,泄漏检测与定位技术主要目的是当管道发生泄漏时,能够及时发现泄漏并精准定位。本文提出的以数据驱动为基础的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技术是数字化和信息化在管道泄漏检测领域中的体现,是维护管道完整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泄漏检测系统的敏捷性、鲁棒性和准确性。基于数据驱动的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系统利用管道上的传感器实时检测管道内部参数的变化,这些参数包括压力、流量、声压、超声波声速等,通过智能算法的应用来推理判断管道是否发生泄漏。本文从降低数据运算量、加快算法运算速度、配平非均衡数据方面,提出了稀疏核主元分析算法(Sparse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KPCA)和改进灰狼算法(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ation,IGWO);通过将IGWO应用于最小二乘双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twin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TSVM)参数寻优上,实现了对管道小孔径泄漏的有效识别;通过故障诊断观测方法估计出管道内压力和流量的参数,将其与实际测量值相比较,以判断管道是否发生泄漏,实现了对管道多点泄漏的有效检测;利用超声波声速与管道压力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管道泄漏点位置与超声波声速之间的表达式。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小泄漏和多点泄漏难于识别与定位的问题,可以为工程中应用的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验支撑,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管道系统的非线性、管道实时数据运算的高维性以及管道正常工况运行时间远大于泄漏发生时间而造成的数据不平衡性问题,本文提出了稀疏核主元分析算法(SKPCA)。将稀疏主元分析算法(Spars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PCA)融入核主元分析算法(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实现了数据间的非线性降维,简化了核主元结构,增加了核主元变量间的稀疏性。经过稀疏化的数据进入最小二乘双支持向量机(LSTSVM),有效地提升了LSTSVM抗干扰能力并加快了运算速度。(2)针对小泄漏难以发现与定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IGWO-LSTSVM算法,利用改进灰狼算法对LSTSVM的核参数和惩罚因子进行寻优,进一步提高了LSTSVM的识别性能和运算速度。由小泄漏所引起的管内流体参数的变化具有幅值小、消失快的特点,算法的快速性将直接影响小泄漏的检出率。论文提出的IGWO是在灰狼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的基础上,将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融入了GWO。PSO中以往遍历最优位置信息的融入,增强了IGWO算法局部优化能力;GA中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的融入,增强了IGWO算法全局优化能力。改进后的灰狼算法对参数的寻优时间明显缩短,所形成的IGWO-LSTSVM算法对管道运行工况具有良好的识别率,平均识别率高达98%。(3)针对多点泄漏难以发现与定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故障诊断观测器泄漏检测方法,将状态方程中的泄漏系数作为状态变量扩展到状态空间,并对其进行解耦,使故障诊断观测器对输出的状态估计仅受泄漏系数的影响,对比压力流量的估计值与实际测量值的差异,判断管道是否发生泄漏,实现了对多点泄漏的检测与定位,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4)针对信号中噪声会降低泄漏点识别与定位精度的问题,本文使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进行降噪处理,其中VMD的分解层数和惩罚参数以及CWT的分解层数对降噪效果影响很大,为了确定这些参数的最优值,利用IGWO对其进行寻优(简称为IGWO-VMD,IGWO-CWT)。并利用超声波声速与管道内流体压力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了超声波声速表达的泄漏点位置公式,泄漏信号经IGWO-VMD和IGWO-CWT处理后将去除大部分噪声干扰,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对泄漏点的识别与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环形管道实验装置上的定位误差小于6m。数据驱动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技术利用IGWO-LSTSVM的分类功能,利用故障诊断观测器的鉴别功能,形成了以IGWO-LSTSVM单点泄漏检测为核心,故障诊断观测器多点泄漏检测为辅的数据驱动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系统,通过2800m的环形管道实验装置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将IGWO-LSTSVM应用于管道工况识别,这些工况包含非泄漏工况、不同泄漏孔径工况和调阀工况,实验结果显示即使是2mm孔径的微小泄漏也能够准确判断,做到了对单点泄漏的有效识别,且对2mm、3mm、6mm的泄漏孔径全部做到了准确分类;通过故障诊断观测器观察压力、流量的变化来估计泄漏系数的变化,做到了对400m、800m、1200m处三个泄漏点准确识别与定位,泄漏位置最大估计误差为14.16m。实验表明:基于数据驱动的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技术对单点小泄漏,多点较大泄漏识别定位效果良好,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小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其形成过程中存在特殊性,大多研究集中于对客观因素的探讨而忽视了心理动因。从小学生归属感缺失的角度切入,结合实际案例,详细探讨了非正式群体的类型、特点和成因。与此同时,通过将消极型非正式群体和校园欺凌现象作类比剖析,发现归属感缺失为两者的共同诱因。这启示我们,小学生归属感的塑造和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提高能有效遏制学生的负面行为,帮助构建班级和谐生态。
为了实时了解天然气管道的运行状态,提高管道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必须对管道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天然气管道数据监测与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系统提供了海量的压力、流量和温度等运行数据,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管道的运行工况信息,是当前管道运行状态监测的主要研究方向。因此,论文基于数据驱动方法,为进一步挖掘管道数据的深层次信息,
<正> 药物配制:白芷木香各60克乳香红花冰片樟脑各30克,将上药捣碎研成粉沫,用蓖麻油成软膏放罐内备用。治疗方法:在疼痛区找明显压痛点,偏头痛,颞浅动脉怒张,搏动明显,在压痛点部位先按摩3—4分钟,然后外敷止痛药膏用胶布贴好,隔日一次。病例介绍:张某,男,28岁,四年前有间歇性右侧头顶颞部针刺样剧痛,眼眶胀,流泪,疼痛向右侧耳后部放散,伴有恶心,欲吐,持续1小时左右缓
期刊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服务贸易出口总量增速明显,但在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方面,仍长年处于逆差。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迎来大机遇。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不仅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文章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论述了浙江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促进浙江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发展的建议。
<正> 病历摘要患者××,男,43岁。住院号:2056。因发热伴头痛、左胸痛33天,于1986年2月20日入院。患者于今年1月18日打羽毛球汗后受凉,翌日上午恶寒,午后发热,自投伤风速效胶囊无效。病程第三天,体温上升至39.5℃左右。发热时头痛,左前胸灼热隐痛,左耳
期刊
2017年,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广编程教育。人工智能属于交叉学科,具有明显的技术特征,专业知识较难,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人工智能教育难度较大,教学案例较少。如何让人工智能教育在学校真正落地实施是现在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依托区域地理环境,将人工智能技术以水下机器人为载体呈现,以完成石景山区域莲石湖水文勘测,解决社会现实需求为目标,形成真实有价值
2019年5月在三清山香果树分布比较典型的壁玉岩和风门设置2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调查获取野外资料,对香果树群落乔木层的15个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香果树、拟赤杨、山桐子和华桑的生态位宽度较大,野桐、白背麸杨、浙江大青、红楠、三尖杉和浙江新木姜子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山樱与豹皮樟,山樱与白背麸杨种对生态位重叠最大;香果树与三尖杉种对最小。表明生活型相同的种群生态位宽度
针对飞机大型复合材料机身壁板尺寸大、曲率大、外形偏差不易控制等装配工艺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机器人协同的复合材料机身壁板装配调姿控形方法。实现了各机器人末端夹持单元预定位,并建立了多机器人柔性装配工装的全局运动学模型;通过多机器人主从协同运动实现复合材料机身壁板的调姿定位,分析了协同运动误差;构建了壁板形状控制点偏差与机器人运动量的变换关系,通过机器人的运动实现了复合材料机身壁板的形状控制。最后,
铁路勘测是铁路设计的基础,勘测效率和质量对铁路线路设计有重要影响。随测绘技术、装备及软件快速发展,采用智能勘测手段,铁路勘测成果质量和作业效率显著提升,可有效解决传统铁路勘测人工作业工作繁重、处理效率低下、质量控制困难等问题,在山区等复杂环境其优势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探讨智能勘测技术在选线工作中的典型应用,并对传统勘测和智能勘测技术进行对比,以证明智能勘测技术能有效改变现有作业模式并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