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语言学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最早是由英国语言学家福勒等人(1979)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来的。而“批评性话语分析”这个概念,则是年费尔克劳夫(1989)在《语言与权力》一书中正式提出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批评性话语分析作为一种分析话语的手段,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学科的广泛关注。它旨在通过对话语表层结构的分析,揭示语言背后所隐含的话语发出者的交际意图,意识形态,以及交际参与者的权势关系等。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用于分析政治新闻报道,报纸电视广告等话语中的不平等和性别歧视等社会现象。例如,辛斌(2006)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的对比分析,揭示出了在新闻语篇中,语言其实是受思想及权力关系支配的。但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用于分析辩论赛中人际意义和概念意义的实现手段还相对少见,因此本论文选取了美国2008年总统竞选辩论赛为语料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由于批评语言学具有的多学科性,使得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也是多元的。不同流派对于批评话语分析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把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工具。本研究以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第一轮电视辩论赛为分析对象,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三大元功能中的经验功能和人际功能在语篇中的实现过程,揭示表层话语背后隐藏的权势关系,以及话语,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经验功能层面的分析主要体现在对语篇的及物性系统和转换系统两个方面的分析。人际功能层面的分析,分别体现在对语篇的情态,语气和代词系统的分析。从多方面的论证了话语的选择不是任意性的,它是受说话人所处的立场,拥有的权势以及所持有的意识形态支配的。通过选择不同的说话方式从而实现自己的真实意图。而对于总统竞选辩论赛这种特殊的政治语篇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通过对候选双方辩论内容以及表达方式的对比,可以更加真切地反映出双方的意识形态以及他们话语背后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作者相信,本文从语言所具有的功能角度出发,系统地对08年美国总统竞选电视辩论进行批评行话语分析,一方面能挖掘出话语背后隐藏的交际意图,从而论证话语、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和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其语言意识和对语言社会功能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