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初红色高棉野蛮政权的覆灭重新让柬埔寨人民燃起了和平与繁荣生活的希望。然而,在接下来十多年爆发于柬泰边境的内战冲突使这个希望很快归于破灭。波尔布特政权被推翻并被驱逐到柬泰边境后,柬埔寨出现了两个政权:一个是柬埔寨人民共和国(PRK),后来在苏联盟国越南的操纵下改名为柬埔寨国;另一个是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CGDK),由东盟,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它的盟国支持。由于冷战的缘由,不仅欧洲,在东南亚也由意识形态而划分为两大阵营。共产主义阵营包括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而西方阵营包括东盟的五个创始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
当越南拒绝东盟所提出的在其与1979年取得对红色高棉的胜利后迅速撤离柬埔寨的要求时,这种分裂就导致了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或称柬埔寨冲突。越南不仅没有从柬埔寨撤出其武装力量,而且在苏联失去其对越南的压力之前,即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上台的1985年,越南在柬埔寨持续驻军。
在战时,越南军队不仅驻扎在城市与其他省份中,并且出现在柬泰边境上。越南军队的分散部署与他们1984-84年的旱季攻势导致了柬埔寨人民共和国与民主柬埔寨的内战;并且当民主柬埔寨的武装撤退到泰国境内后进一步造成了越南与泰国的军事冲突。
双方关于越南军队在柬埔寨的存在有着不同的解释(越南-柬埔寨人民共和国与东盟)。越南方面解释为他们在柬埔寨驻军是对韩桑林政府关于阻止种族屠杀的波尔布特政权重夺权力的回应;是对红色高棉入侵的自卫(红色高棉1977年后入侵过一些越南省份);也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影响。
但对于东盟,越南军事力量在柬埔寨的存在事实上威胁了地区安全,并且进一步把越南的行动看作一种西进扩张运动。因此,为了抵制苏联和越南,东盟采取了动员外交和支持柬埔寨武装抵抗力量的双重策略-东盟鼓励驻扎在柬泰边境的柬埔寨抵抗力量成立所谓的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借助这个新成立的政府,东盟可以合法地反对越南在柬埔寨的武装力量。东盟成功的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孤立了越南与柬埔寨人民共和国。
尽管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受到东盟与国际社会在政治与经济上的孤立,但由于其每年接受大量来自苏联,越南及其他盟国的援助,以及来自国际红十字会和其他人道主义组织的援助,情况并非十分糟糕。但当苏联受到经济困难的打击时,开始了改革.并且由于这场改革.世界经历了剧烈的变化,苏联最终解体。当失去苏联的援助时,越南最终宣布在1989年底撤出在柬埔寨的军队。鉴于这种积极的行动,东盟开始软化其强硬的对柬政策,并开始了与越南和金边政府的谈判,期望达成一个全面解决柬埔寨冲突的决议.最终僵局被打破,柬埔寨各方与1991年签署了巴黎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