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莓,学名越橘,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果树树种,原产于北美。由于蓝莓果实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目前已成为我国新兴的果树产业,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最快的果树树种,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20多个省区都有栽培。而辽宁丹东是我国北方地区蓝莓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蓝莓已成为丹东市支柱型特色发展产业。本文以丹东市蓝莓产业现状为着手点,对丹东市蓝莓种植区域、栽培面积和产量、主要栽培品种、消费和销售情况、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发展模式等进行调研和分析,总结出当前丹东市蓝莓产业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丹东及全国其他地区蓝莓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主要调研分析结果如下:1.丹东地区结合其自然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势以及技术优势等条件,积极发展蓝莓产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从2008年至2016年蓝莓栽培面积与产量逐年上涨,至2016年,蓝莓栽培面积已达到2200 ha,产量为7500 t。种植区域按地域划分形成以东港市、凤城市、宽甸区、振安区、振兴区等五个产区,其中以振安区栽培面积最大。目前丹东蓝莓种植以企业为主,从事蓝莓种植及加工的企业有20余家,多数企业种植规模为13-20 ha,3家企业种植面积达到66.7 ha,1家企业种植面积达到200 ha。2.蓝莓产业发展最初是政府资金扶持和高校院所的技术支持,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农户”的发展模式,2010年成立丹东市蓝莓行业协会,进一步规范了蓝莓产业发展,同时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也相继成立,形成了“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3.蓝莓栽培品种以北高丛、半高丛和矮丛类型为主,主要品种有‘瑞卡’、‘圣云’、‘蓝宝石’、‘美登’、‘北春’、‘埃利奥特’、‘北陆’、‘都克’、‘达柔’、‘北青’、‘蓝丰’、‘奇伯瓦’、‘布里吉塔’、‘奥尼尔’、‘北蓝’、‘蓝金’、‘M7’、‘晚蓝’、‘北极星’、‘蓝塔’、‘普鲁’等品种共计20余个品种,其中以半高丛类型品种‘北陆’栽培最多,其次为‘蓝丰’。4.销售的蓝莓产品类型主要有四种,分别为鲜果、冻果、苗木及加工产品,以鲜果销售所占比重最大。一些企业有温室、冷棚和露地三种种植模式,温室种植果实成熟期在4月初,平均售价为30~35元/斤,冷棚生产成熟期为6月中旬,平均销售价格为20元/斤;露地种植成熟期为7月初到7月底,销售价格为10~15元。各地区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涌现出一大批蓝莓生产加工的公司,蓝莓加工产业初具规模,五个区域内以振安区加工公司数量最多。蓝莓鲜果及加工品销售区域遍及全国,销售渠道包括产地批发销售、对接各大中型超市以及利用网络平台销售等。5.丹东蓝莓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一些企业过分追求蓝莓快速发展,造成蓝莓苗木市场混乱;蓝莓品种选择与品种构成不合理;与品种相配套的栽培技术落后,成熟期降雨等自然条件引起果实品质差等问题。建议丹东下一步蓝莓产业发展需规范苗木生产、销售制度;各地区应因地制宜筛选适合的蓝莓品种,采取适宜的发展模式和种植模式;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优化蓝莓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