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meng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民工创造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道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农民工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农民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产物,成为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特殊身份集团”。城市化是一个重大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不能够只关注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的完善,更应该关注促进城市建设和繁荣的主体力量——农民工的发展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学术界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命题。显然,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基于对进城农民工生存现状的担忧、发展趋势的考问以及他们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从整体来看,农民工是一群“草根精英”,他们大多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年轻力壮或者有一技之长。从乡村进入城市后因为制度、社会环境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他们中的多数无法在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融入城市社会而成为都市边缘人。我们希望这一命题的提出能引起整个社会和有关政府部门的关注,更多地从促进农民工发展,保障农民工权益的角度出发来对待这些城市移民,而不是习惯性地站在“市民利益本位”和“城市自我发展需要本位”的立场上对其“经济吸纳,社会拒入”。“农民工市民化”不是机械地将农村人口规定为城市人口,而是一个涉及制度创新、身份转化、城市适应和社会权利获得的复杂过程。本文以从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中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从梳理农民、市民和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入手,用宏观的制度层面和微观的个体层面两个角度作为分析这一命题的基点。在制度层面本文讨论了农民身份的固化,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的身份转化,并提出目前农民工与市民在身份平等上所存在的问题;在个体层面本文提出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转化过程”,是一个从农民工到市民的连续谱。对于这个连续谱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农民工现代性的获得和城市性的养成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它表现为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以及适应之后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交往等方面向城市人的转变。并且利用调查资料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讨论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家庭、婚姻状况对农民工城市适应的影响。最后,针对前文的分析,本文提出了自己的结论。一是农民工市民化依赖于制度创新,户籍制度要改革,使其恢复到主要承担民事登记的社会管理功能,同时要赋予农民工与其他城市公民平等的社会权利;二是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农民工个体积极、主动地实现从乡村文化到城市文化的跨越,提高获得稳定职业的能力,适应城市生活方式。当然,这离不开社会多种力量从多个渠道对这些城市移民提供有力的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对双胎妊娠进行临床分析,针对母婴主要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分娩的58例双胎进行分析,与同期住院分娩的60例单胎妊
科技成果转化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途径,科技和经济已呈现出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其重要的结合点就是科技成果转化,而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技术中介必将占据
“知识就是力量”这脍炙人口的格言,造就了一个辉煌的时代。这一口号提出的初衷是通过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改变当时科学文化落后的状况。300多年来它一直被人们视为无庸置疑的
研究发现 ,小学生总体学习适应水平比全国理论水平高得多。综合小学低、中、高年级适应不良率来看 ,小学中年级适应性最差。就学习适应性不良的学生来说 ,城乡之间无显著差异
随着品牌竞争时代的到来,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品牌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技术性无形资产、服务、渠道、企业信誉和形象等优势的集中体现,成为市场竞争的聚焦点。自从
目前变压器故障诊断最常用的方法为三比值法,但在大量实际应用过程中,单凭经验或统计学原理很难进一步提升故障诊断准确率。为此,提出通过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ly convo
为了方便企业的仪器设备、产品,科研,基建和公文等档案的再利用,设计开发了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介绍了该软件结构确定及功能实现等情况。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诗歌中的象似性。论文作者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来分析诗歌中对象似性手法的使用及获得的修辞效果。语言象似性理论是针对语言任意性理论提出来的,并在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权益、缩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当前全国各地进行的新一
《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于2005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标志着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首先对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进行了概述,这其中包括了对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