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共同性外斜视发病率为0.6%~1.2%,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症状为一眼作为注视眼时另一眼眼球偏向颞侧,偏斜度不变,且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无受限,无眼部器质性病变。长期的一眼偏斜如不及时诊治会产生单眼抑制或异常视网膜对应,导致双眼视轴出现不平衡及双眼物象融合异常,破坏了双眼视觉形成基础,严重影响了双眼单视功能发育。目前多提倡早期行手术治疗。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尽早治疗对共同性外斜视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手术改善外观的同时也使双眼视功能得到恢复与重建,还可起到减轻视疲劳作用,但手术效果却易受发病年龄、手术时机、斜视类型、术前双眼视功能等诸多因素影响,手术量不易控制,这就要求临床医师术前需结合患者斜视度数大小、斜视类型、调节与集合能力、双眼视觉功能功能等因素,全面了解并综合评估患者病情,设计合理手术方案,积极进行术后指导训练,以提高患者预后。目的通过收集不同年龄段非集合不足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将其按年龄顺序划分为三组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探讨不同年龄组非集合不足型共同性外斜视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后矫正视力,眼位及双眼单视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来自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81例非集合不足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7例,女性44例,年龄3~41岁,并将其按着年龄先后顺序分三组;3~6岁组31例,平均年龄(4.1±0.3)岁;7~12岁组27例,平均年龄(9.2±1.8)岁;≥13岁组23例,平均年龄(25.4±2.2)岁。所有患者均经系统眼科常规检查,排除存在眼部器质性病变、眼科手术史、麻痹性、知觉性外斜视、集合不足型共同性外斜视、其他类型的斜视等患者。术前测定裸眼及戴镜远近视力,通过斜视度数专项测定测出裸眼及戴镜斜视度计算手术量,集合功能测定排除集合不足型共同性外斜视,同视机配合titmus立体视图测定双眼视觉功能情况尤其是近立体视功能,综合患者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后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术后1周,1、3、6月复查随访,术后平均随访(8.08±1.31)月,术后6月时评价,主要观察各个年龄段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变化、正位率、近距离立体视功能的提高率,记录各项结果后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矫正视力:术后经散瞳检影验光后,79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无明显变化,仅7~12岁组中2例术后出现矫正视力提高,不同年龄组术后矫正视力变化值大小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眼位:平均随访(8.08±1.31)月,各年龄段患者在术后1、3、6月时复查眼位,6月时基本稳定,三组患者总正位率为94%,其中3~6岁组正位率最高,仅于术后3月时欠矫2例,术后1月及6月时欠矫1例;7~12岁组正位率偏低,欠矫率偏高;≥13岁组正位率最低,欠矫率最高。不同随访时间三组患者的正位率进行样本率的卡方检验,1月时:χ~2=7.131,p=0.018;3月时:χ~2=4.548,p=0.037;6月时:χ~2=5.815,p=0.021,三个随访时间点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术后1月与3月,3月与6月间斜视度数差别进行比较得出3~6岁组:p1=0.002,p2=0.001;7~12岁组:p1=0.000,p2=0.001;≥13岁组:p1=0.001,p2=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近距离立体视提高率:术后3~6岁组近距离立体视功能提高30例,1例无变化,近距离立体视提高率97%;7~12岁组近距离立体视功能提高10例,不变15例,降低2例,近距离立体视提高率37%;≥13岁组近距离立体视功能提高1例,不变19例,降低3例,近距离立体视提高率为4%。三组间近立体视提高率进行样本率的卡方检验:χ~2=12.554,p=0.01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手术时机对非集合不足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正位率及双眼单视功能重建影响大,应早期行手术治疗。2.非集合不足型共同性外斜视行单纯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远期仍存在一定的欠矫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