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集群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给西方发达国家带去了经济发展的神话后,自90年代进入我国,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作为国家经济动脉的制造业,其集群式发展,已经在我国沿海地区缔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奇迹。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工业污染的加剧,劳动力成本与地价的不断上升,市场范围的约束等障碍也正在制约制造企业集群进一步的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制造企业集群已开始摆脱单纯靠低成本的发展,向技术创新的竞争优势转变。然而,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合作创新由于具备能够降低创新成本,分摊创新风险,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关注。但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集群与合作创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两者内在关系的分析,而对于其存在的风险,特别是制造企业集群开展合作创新的风险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为完善合作创新实践理论,丰富集群合作创新理论基础,在制造企业集群合作创新风险,这一细分学术领域进行尝试性的探究。因此,本文首先整理、归纳了国内外关于企业集群与合作创新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总结出企业集群合作创新的定义,并对其动因及组织模式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其次,本文提出了企业集群合作创新风险的定义,指出企业集群合作创新风险成因是企业集群风险与合作创新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对其风险类型做了初步分类。再次,本文以制造企业集群为例,通过对制造企业集群合作创新过程的分析,构建了企业集群合作创新风险框架,并对其主要风险因素及相互间的作用关系做了深入研究。同时,在制造企业集群合作创新风险评价中,本文提出了制造企业集群合作创新内外部风险相互作用结果对总体风险影响的描述公式。从主观角度,通过绘制制造企业集群合作创新风险因素坐标图,对其主要风险因素进行了等级划分。并利用量化风险矩阵及双因素分析法,从客观角度提出了制造企业集群合作创新主要风险因素的排序方法及内外风险的量化方法。最后,本文在结合风险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搭建了制造企业集群合作创新风险防范体系框架,并就具体风险因素的防范给出了建议性的策略。而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企业集群合作创新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次系统分析了制造企业集群合作创新风险;最后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企业集群合作创新主要风险因素综合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