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of the lower limbs)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有重力因素、炎症反应及血管重塑三大观点。近年来广泛认可的炎症反应学术观点认为:在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发生的早期,各种因素的诱发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导致白细胞镶嵌,最终在各种炎症因子的作用下引发炎症反应,致使平滑肌细胞发生增值和迁移,最终导致静脉壁重塑发生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6(IL-6)在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既然炎症反应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发生、发展的关键,那么干预炎症反应将是防治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重要环节。中医学认为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属于“筋瘤”、“青蛇毒”、“臁疮”等范畴,其病机发展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有肝郁气滞、湿热下注、血虚风燥等症型,治疗当以疏肝为主,兼以理气、清热、活血等。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活血等功效,前期临床研究表明:柴胡疏肝散对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我们提出假设:柴胡疏肝散能否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该病的目的?因此,我们通过分析用药前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以及服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为柴胡疏肝散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VI)提供实验数据,也为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中医药开发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80例自愿受试者根据CEAP分级分C3、C4、C5、C6级,每组20人,随机进入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服用柴胡疏肝散汤剂1周,对照组予口服地奥司明1周。详细记录患者服药前后临床症状、静脉血中IL-6、TNF-α水平以及静脉疾病临床严重度评分(VCSS),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柴胡疏肝散与地奥司明均能缓解CVI患者疼痛、水肿、炎症、溃疡等临床表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C4、C5级患者中,柴胡疏肝散能有效缓解色素沉着、硬结表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柴胡疏肝散与地奥司明比较发现,治疗后VCSS评分均值低于地奥司明组,C3患者中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C4、C5、C6患者中两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柴胡疏肝散与地奥司明均能降低C3、C4、C5、C6患者静脉血中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柴胡疏肝散能有效缓解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