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亨利·列斐伏尔立足现代性向后现代的转换时期,基于自己的学术兴趣与研究,对于“空间”理论提出了新的认知方式。列斐伏尔首先关注到日常生活,在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中转向都市化问题研究,进而提出了“空间生产”理论。他认为,“空间”并非是单纯物质性的场所,而是包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支持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重要载体。“空间”由此具备了政治性和意识形态色彩,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应当深刻研究和批判的对象。尤其是资本主义空间所带来的“均质”、“抽象”、“异化”,给人的全面发展套上了无形的枷锁。随着资本主义都市化和全球化进一步拓展,“空间殖民化”成为新的理论关注点。 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与“时间”是相互缠绕的一对概念。以往的“时间”观念,是一种线性的认识论,带有盲目乐观色彩,而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则旨在从整体性的意义上实现解放。“空间”,与“社会”、“历史”等维度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就要求推动社会主义的“空间生产”。社会主义的“空间生产”是一种尊重差异和实际需求的差异化空间生产。在社会主义的空间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再是资本主宰下的交换价值,而是人们实际的需求,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也就要求人人实行“自我管理”。 列斐伏尔的思想有复杂而深刻的渊源,因此他的理论呈现出一种包容一切的“野心”。他自身所处的时代和他的敏锐观察以及透彻的理论穿透力,使他的思想具备了丰富的内涵,更开启了“空间”研究的新领域。后人对列斐伏尔的理论褒贬不一,但是沿着他开启的道路,詹姆逊、哈维、索亚等又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内纵横捭阖,暂时突破了西方理论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