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蚀是造成腐蚀环境中金属材料结构退化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点蚀作为最常见的腐蚀破坏形式,一般表现为由金属表面向厚度方向深入发展,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局部腐蚀形式。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在腐蚀性环境中会发生点蚀,点蚀坑处的局部应力集中会导致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进而导致构件的失效破坏,缩短构件的疲劳寿命。本文首先综述了蚀坑对裂纹萌生和扩展及疲劳寿命的影响。从蚀坑-裂纹的发展过程,裂纹的起裂位置,裂纹扩展的路径,蚀坑转变成裂纹的条件,影响蚀坑萌生裂纹的因素,蚀坑对应力集中系数及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蚀坑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其次,对蚀坑形状,尺寸及在腐蚀环境中生长规律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分析。发现尽管国内外学者对蚀坑的发展及其对腐蚀疲劳裂纹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腐蚀环境、加载、应力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下蚀坑的尺寸与腐蚀时间关系的研究尚未有一致性结论。本文根据不同金属材料类型进行整理归类,归纳总结了不同腐蚀环境下蚀坑的生长规律,发现蚀坑直径(宽度)和深度随腐蚀时间等因素有不同的变化规律,但大多数文献都认为蚀坑直径(宽度)的变化与腐蚀时间成长比,而蚀坑深度的变化与腐蚀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并通过图表对不同腐蚀环境下不同材料蚀坑的生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利用数值分析方法讨论了在轴向拉伸或弯曲载荷作用下,圆棒试件表面半椭球形蚀坑尺寸(a、2c、a/2c)对应力分布及应力集中系数(SCF)的影响。通过一系列模拟研究,发现SCF受到蚀坑深径比α/2c和加载形式的影响,得到SCF随a/2c及加载形式的变化规律,并拟合了SCF与a/2c的数值计算公式。最后,进行了含人工“蚀坑”P1200试样及光滑试样在空气和3.5%NaC1溶液(人工海水)中的腐蚀疲劳试验,通过分析S-N曲线,研究了蚀坑对疲劳寿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