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怎样理解课程的?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felixzh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育改革持续关注的重要内容。新世纪以来全国范围内推行的课程改革行动在相关主体中引发了普遍的讨论和争议,争议的根源在于不同主体间的课程理解是多元的,有时甚至存在冲突。这种“多元”状态凸显了在当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怎样理解课程”这一课程论研究的经典问题依然值得关注。而教师的课程理解问题则因为课程改革政策的推行和成效问题成为学界和改革者关注的核心。教师的课程理解融于教师个性化的教育实践之中,并且对课程、教师、学生以及课程情境等课程要素的互动过程和各自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研究教师的课程理解对于了解教师的课程实践和当前的教育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梳理国内已有的教师课程理解研究文献发现,课程理解的相关研究以理论研究居多,而针对课程理解的实证研究大都站在科学主义课程观的立场关注教师课程理解的“适切性”问题,而基于教师发展取向的,站在教师立场来探究教师课程理解的缔造、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的成果相对较少。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本研究确立了“教师是如何理解课程并在课程理解的框架内行动的”这一研究主题,并形成了以下基本研究问题:教师拥有什么样的课程理解?它们是怎么形成和发展的?教师的课程理解怎样影响着课程、教师、学生以及课程情境等课程要素的互动及发展?教师的课程理解对于教育实践的改进具有怎样的启示?研究以青海省某县九位初中教师为样本,通过田野调查和关键事件访谈获得了教师课程理解的重要经历及其细节,并就浓缩了教师课程理解和解释的关键事件进行研究,以此探究教师是如何看待课程并且建构自己的课程实践及其意义的。基于多轮访谈和对话,研究者和教师不断回到教师课程经历的基本事实和情境之中获知了教师“在场”的课程理解,并且在对比九位教师理解课程的过程及各自课程理解的异同中,持续、开放地与教师共同解读教师课程实践及其意义并获得了教师的课程理解。经由叙事探究的过程和范式,研究一方面呈现了教师如何通过行动、理解和解释赋予自己的课程实践以意义,另一方面也通过进一步“澄清”教师的叙述和解释来呈现了教师课程理解中所蕴含的课程经验、课程行动逻辑以及课程哲学。此外,通过解读教师的课程理解中同时表现出的某种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冲突”),研究揭示了教师课程理解的复杂性、开放性和可干预性。通过对教师课程理解形成和演变过程的探究,形成了以下关于教师经验建构课程理解的主要认识:经验是教师产生多元课程理解的重要原因,并且教师课程理解的发展和转变总是基于某种“效果历史”的影响不断固化或转变;教师的课程理解与课程行动相互建构,影响这一建构过程的重要因素包含在实践疑难和关键事件之中,其中实践疑难对推动教师的课程理解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而关键事件的发生及其研究是干预教师课程理解形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师的课程理解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开放的过程;教师的课程理解呈现出情境化、个体化差异。回归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成效及其相关问题反思,本研究认为教师的经验和理解不仅不能被排除在课程和改革之外,而是应该在受到正视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科学地干预”和推进。
其他文献
从法律和信任两个维度,运用比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当前居民小区物业管理纠纷频发的原因进行研究后不难发现,在物业管理中大量地存在政府行为被市场行为的不当替代,以及
<正>伴随着新的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有学者指出,我国已经步入了一个"大众文化"的时代。这个"大众文化"既不同于西方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单纯由文化工业生
区块链作为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的基础架构和分布式计算范式,对突破能源互联网各参与主体间缺乏信任的根本瓶颈,实现能源互联网的平稳落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能源互联网
目的观察阿魏酸川芎嗪(LF)的抗血栓作用及其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法和动静脉旁路法血栓形成法评价LF对血栓形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术前化疗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胃癌、结肠癌或直肠癌根
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属于系统工程,其除了师资队伍建设外,还需要从教学内容重构、丰富教学形式等多个方面下功夫。为此,在茶文化视角下来拓展对高校思政教学创新问题的探讨就
Schiff base类化合物凭借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在光信息存储、分子开关、分子传感器、非线性光学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世界各国众多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分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过去的高速增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工作者自我评价法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一工作匹配程度进行了度量,并应用过度教育收益率模型(ORU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一工作匹配的收入效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