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用模糊指的是语言使用者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故意使用模糊语言的一种交际策略。本文以Verschueren的最新语用学理论 --- 顺应理论为框架,从广告商制作广告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广告的语用模糊问题。本研究旨在帮助、指导广告商更好地制作广告,消费者更清楚地理解广告。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即语用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社会行为。既然是社会行为,它和人类生活中的认知、社会以及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一种综观,是从认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综合角度,综观语言现象及其使用规律。在此基础上,Verschueren提出了顺应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1)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进行选择(包括语言形式和交际策略)的过程;2)选择过程之所以得以进行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这三种特性;3)顺应性概念为语言的使用提供了四个研究角度,即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在广告制作中,为了达到AIDMA(即引起注意 -- Attention;产生兴趣 -- Interest;激发欲望 -- Desire;加强记忆 -- Memory;导致行动 -- Action)的目的,并最终说服消费者购买广告中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广告商经常采用语用模糊这种交际策略。本文在顺应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大量广告语料的定性分析,探讨了广告中语用模糊的变异性、顺应性和语用效果,并动态地具体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1)广告中的语用模糊策略通过哪些语言手段得以实施(即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体现)?2)广告语言如何通过语用模糊策略来顺应物质、社会和心理等非语言性交际语境?3)广告中的语用模糊策略会产生什么样的语用功能?研究结果表明:1)广告商可以利用双关、模糊限制语、数量词、评价性褒义形容词、委婉语、会话含意、间接言语行为、比喻等语言手段来实施语用模糊策略;2)受话者的情感、个性、对物质利益和非物质性成就的追求以及广告商自身的安全需求等心理语境,社会规范、习俗之类的社会语境和空间关系、交际者数量多少等物理语境会影响广告商的语言顺应过程,而采用语用模糊策略可以使广告语言顺应以上非语言性交际语境;3)广告中的语用模糊策略能够增加广告的注意价值和记忆价值,提高表意的灵活性和适宜性,使广告语言简洁凝练、含蓄丰富、具有修辞和美学效应。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使用不当,该策略也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