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成品油运输过程中管线容易产生沉积的局部地方常伴随着内腐蚀的发生。微生物腐蚀(MIC)是造成成品油管线内腐蚀的原因之一。为了研究成品油管道沉积物中微生物腐蚀行为,分析了成品油管道内不同位置的微生物群落径向分布特征,研究了X65、X70和X80级成品油管道内腐蚀行为及腐蚀特征,分析了管道易发生沉积处的腐蚀原因,探讨管道在内腐蚀情况下高钢级管线钢应用在成品油运输环境的可行性。同时,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分析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库盆和输水系统海水渗漏防护关键技术研究;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外委科研项目:9Ni钢LNG储罐海水试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编号418278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品油运输过程中管线容易产生沉积的局部地方常伴随着内腐蚀的发生。微生物腐蚀(MIC)是造成成品油管线内腐蚀的原因之一。为了研究成品油管道沉积物中微生物腐蚀行为,分析了成品油管道内不同位置的微生物群落径向分布特征,研究了X65、X70和X80级成品油管道内腐蚀行为及腐蚀特征,分析了管道易发生沉积处的腐蚀原因,探讨管道在内腐蚀情况下高钢级管线钢应用在成品油运输环境的可行性。同时,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分析了在成品油管道沉积物环境中腐蚀微生物协同作用下X65管线钢的腐蚀状态及原因。结论为控制成品油管道中的腐蚀性细菌提供依据,为成品油管道安全运行提供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在成品油管道沉积物模拟液中,X65、X70、X80管线钢的腐蚀趋势和腐蚀速率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失重、腐蚀形貌和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X80管线钢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其好氧腐蚀反应慢于X65和X70管线钢。三种管线钢在模拟液中的腐蚀产物均为Fe2O3、Fe OOH、Fe CO3、Fe S,腐蚀机理相同,但腐蚀速度不同,这是由于X80管线钢中含有较多的耐蚀性微量元素,且结构致密。针对目前国内外成品油管道用X80管线钢案例较少的情况,加快X80管线钢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2)对华南一条成品油管道内不同位置的微生物群落径向分布特征进行分析,9处采样点共有389个细菌菌属被检测出来,包含26门41纲389属。管道不同位置优势微生物物种不同,径向分布种类存在显著差异,且微生物种群丰富度与管道腐蚀程度相对应。环境的复杂性,造成成品油管道MIC的实际情况中往往要更加复杂。从管道径向分布来看,管道相对高程较低点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高于相对高程较高点,与现场管道相对高程较低点腐蚀远比相对高程较高点严重相吻合,清管产物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进一步解释了管道低洼沉积处腐蚀严重的原因。(3)不管是处于成品油管道相对高程的较高点还是较低点,5/7点钟方向的微生物有着最高的丰富度和多样性,6点钟方向次之,12点钟方向最少。其中,相对高程最低点5-7点钟方向沉积物中共检出14门19纲193属,有23个属相对丰度在1%以上,其中能引发MIC有12种。6点钟方向被沉积水覆盖,Sphingomonas、Sphingobium、Citrobacter、Lysinibacillus、Herbaspirillum、Dietzia可能是引起此处腐蚀加速的主要原因;管道5/7点钟方向处于水油界面区,腐蚀菌Brevundimonas与Brucella含量较高,与管道6点钟方向环境、重质水分、含氧量的差别会导致两点MIC腐蚀的机理有着一定的差别;而对于成品油能够浸没的12点钟方向,由于Pseudomonas对腐蚀的抑制作用,腐蚀较轻微。(4)对X65管线钢在天然稀释液体系(X65-Bacteria)和灭菌稀释液体系(X65-Asepsis)的OCP、EIS和极化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的协同作用下,X65管线钢的腐蚀速度加快;对X65管线钢表面的微生物膜生长情况和腐蚀产物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发现细菌迅速在电极表面在大量繁殖和代谢产生胞外聚合物(EPS),在第3天形成致密的生物膜,生物膜主要由有机物和铁的氧化物组成。第7天生物膜内细菌密度、数量相比第3天变化并不显著,结合电化学分析结果认为,由于电极表面多孔、疏松以及腐蚀产物膜易脱落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综合作用导致了第7天金属表面腐蚀速度加快;对最大腐蚀点进行寿命预测,利用有限元分析,计算出最大腐蚀点管道的寿命为5年,这与实际服役寿命一致。
其他文献
视觉是鱼类最重要的感觉系统之一,与其交配、躲避天敌及觅食等行为密切相关。视蛋白是视觉形成的分子基础,它与生色基团结合构成视觉形成的起始元件。视蛋白的组成与功能的多样化是鱼类视觉适应性进化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鱼类视蛋白基因如何适应其生活史不同阶段光环境的变化目前仍不清楚。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早期发育经历重要的变态过程,
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自然栖息于北美大西洋沿岸,是美国重要的渔业资源。1997年,张福绥院士等人由美国引种硬壳蛤至我国,其耐温耐盐,适合我国大部分池塘养殖,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池塘养殖贝类,养殖面积数十万亩。壳色是双壳贝类一项重要的表型性状,逐渐成为贝类育种关注的热点。在经济贝类中,壳色可影响海产品受消费者的喜爱程度和其市场价格。因此研究硬壳蛤壳色差异的分子机制,对选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一种广泛养殖的经济鱼类,其面临的病害问题严重限制了养殖业的发展。在本文中,我们针对牙鲆补体系统开展了研究,揭示了两个重要的补体因子,补体因子3(Complement component 3,C3)和补体因子I(Complement Factor I,CFI)在补体激活及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在哺乳动物中,补体系统是主要的先天性免疫机制之一,在宿主
海洋酸化严重威胁贝类生物的生长和生存,对贝类的钙化作用、遗传繁育、免疫和生理过程均产生不利影响。肝胰腺作为重要的代谢、抗氧化和免疫组织,其对海洋酸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相关技术,系统开展海洋酸化对牡蛎肝胰腺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谢影响的研究。具体结果如下:通过对牡蛎肝胰腺细
深海热液、冷泉化能环境中黑暗、高压,富含硫化氢、甲烷及重金属等物质,生物对此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是国际研究的热点。眼睛是重要的视觉器官,已有研究发现其在深海动物中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化。长角阿尔文虾是少数在深海热液、冷泉环境中均有分布的优势甲壳动物之一,仍然保留着眼睛结构,并呈现出白色眼睛和橙色眼睛两种表型,成为研究深海化能极端环境中大型动物视觉器官适应性进化的良好材料。本研究首先对生活于深海化能环境
性类固醇激素在鱼类性腺分化、性腺发育和第二性征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性类固醇激素的合成涉及一系列合成酶,如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s)、羟类固醇脱氢酶(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HSDs)等。其中,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Hsd17b)是关键酶类,主要作用于性激素合成的下游
海水中一切设施表面的无价值的海洋生物附着现象被称为海洋生物污损。这种自然现象使船舶、石油钻采平台、海水冷却水管道等海洋工程装备和海洋材料的性能急剧下降,同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传统含毒剂防污涂层的长期使用对非目标水生生物造成了严重危害,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环境友好型污损脱附防污涂层是取代含毒剂防污涂层的理想选择。污损脱附型防污涂层存在静态防污效果不理想及机械性能有待提高的技术瓶颈。本文通过在污损脱附
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s)独特的离子化二维夹层结构赋予其优异的吸附、修饰、可控递释性能。LDHs质轻环保、廉价易得,集层状结构的稳固性、层板组成的可控性、层板间距的可调性、层间阴离子的可交换性于一体,具备成为分子容器和离子交换平台的天然属性,可进行多元化的结构改造和功能拓展。本论文从LDHs板层阳离子调节和层间阴离子缓蚀剂嵌插两个技术路线入手,制备
精子储存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体内受精物种中十分普遍的繁殖策略。卵胎生硬骨鱼许氏平鲉从交尾到受精,精子储存时间长达6个月。目前,对于卵胎生鱼类精子在雌鱼体内的储存位置、活力状态、能量供应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许氏平鲉为研究对象,观察许氏平鲉精子超微结构,并与卵生硬骨鱼大菱鲆比较分析体内受精许氏平鲉精子特殊结构特征;通过组织学与精子生理状态检测,分析了许氏平鲉精子从交尾到受精期间在卵巢的储存位置的动态变化
随着海洋自然资源勘探需求的进一步提高,深远海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其中,海洋磁力测量作为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深远海勘探应用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重点对海洋磁力测量中日变校正中存在的同纬度幅值差现象进行了讨论与总结,以期为海洋磁测的日变校正方法的改进提供帮助。地磁日变随时间、纬度变化,其产生的干扰可高达数十乃至上百n T,是海洋磁力测量中最主要的误差,其校正的结果对海洋磁力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