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隶属于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的无缘膜动物,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例如桡足类、枝角类、介形类、涟虫类、端足类、纤毛虫类、贝类幼体等。海蜇是大型食用水母,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等含量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经济价值较高。2006年我国全国海蜇总产量已达到3.77×104 t,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种类之一。港塭养殖是海蜇重要的养殖方式之一,但关于海蜇养殖港塭的浮游生物生产力和海蜇负载力研究还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对山东省荣成靖海湾的海蜇养殖港塭初级生产力、浮游动物组成、生物量及其次级生产力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对港塭养殖海蜇的负载力进行了评估,以期为港塭海蜇养殖合理放养密度和产量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1海蜇养殖港塭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研究:以黑白瓶法研究靖海湾海蜇养殖港塭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海蜇养殖期间,港塭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毛产量)平均值为7.15±1.36g02/(m2·d),最大值出现于8月份(13.59±4.23)g02/(m2·d),最小值出现于10月份(2.52±0.55)g02/(m2-d);港塭水体叶绿素a含量平均值为5.99±0.42μg/L,最大值出现于8月份(8.46±0.40μg/L),最小值出现于9月份(4.16±0.17μg/L),与初级生产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09年港塭水体叶绿素a含量平均值为10.01±1.81μg/L,外海水体叶绿素a含量平均值为1.79±0.27μg/L。回归分析表明实验港塭初级生产力与叶绿素a含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2海蜇养殖港塭浮游动物组成、次级生产力及转化效率估计:以山东省荣成靖海湾海蜇养殖港塭浮游动物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港塭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情况,并对港塭浮游动物次级生产力及初级生产向次级生产力的转化效率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港塭和外海浮游动物优势种均为桡足类的特氏歪水蚤(Tortanus derjugini),丰度范围分别为9.99~36.49ind/L和8.80~133.60ind/L。2008年6-10月实验港墁中浮游动物的个体日生产量的波动范围为0.23~0.32mgC/(ind·d),平均值为0.29mgC/(ind·d)。浮游动物群落的日生产量波动范围为306.38~484.50 mgC/(m2·d),平均值为368.38mgC/(m2·d)。初级生产力到浮游动物次级生产力的转化效率在9.29~69.66%之间,平均为31.31%。2009年5-10月实验港塭中浮游动物的个体日生产量的波动范围为0.23~0.41mgC/(ind·d),平均值为0.33mgC/(ind·d)。浮游动物群落的日生产量波动范围为118.85~300.66mgC/(m2·d),平均值为209.60mgC/(m2·d)。初级生产力到次级生产力的转化效率波动范围为5.88-55.90%,平均值为16.47%。3海蜇养殖港塭桡足类次级生产力研究:本研究在对2009年海蜇养殖期间山东省荣成靖海湾海蜇养殖港塭桡足类生物量变动情况调查的基础上,以累积增长量法测定了海蜇养殖港塭中桡足类的次级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港塭桡足类生物量变化在28.30~114.42μg/L之间,平均值为74.72μg/L;次级生产量变化在7.49~20.47mgC/(m2·d)之间,平均值为11.96mgC/(m2·d);P/B系数平均为0.469。海区桡足类生物量在27.62~555.98μg/L之间,平均值为193.88μg/L;桡足类生产量在4.95~119.90mgC/(m2·d)之间,平均值为43.05mgC/(m2·d)。P/B系数平均为0.556。本研究表明海蜇的摄食对水体中桡足类的生物量和生产量影响较大。4海蜇养殖港塭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和生产力研究:通过对山东省靖海湾海蜇养殖港塭定期采样,采用稀释法研究了该海蜇养殖港塭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摄食压力以及微型浮游动物的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海蜇养殖港塭微型浮游动物组成比较简单,海蜇养殖期间微型浮游动物丰度低于海蜇捕捞结束期。其中,海蜇养殖期间微型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为根状拟铃虫(Tintinnopsis radix),为600~2600 ind/L,而海蜇捕捞结束后优势种为根状拟铃虫、诺氏麻铃虫(Leprotintinnus nordquisti)和运动类铃虫(Codonellopsis mobilis),丰度分别为3000~6000、1500~3000、1500~3000ind/L。研究期间,该港塭浮游植物生长率为0.05~1.03 d-1。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为0.24-2.37 d-1,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为21.10%~90.61%,对潜在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为77.08%-583.68%,而微型浮游动物的次级生产力占初级生产力的22.92%~76.92%。本研究表明微型浮游动物在海蜇养殖港塭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5海蜇对几种生物饵料摄食以及转化效率的研究:研究了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对几种不同饵料生物的摄食和转化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海蜇对不同饵料生物的捕食率随饵料生物密度的升高有增大的趋势。海蜇摄食桡足类(特氏歪水蚤,Tortanus derjugini)、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和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sp.)的饵料转化效率分别为947.62%、851.3%和699.4%,日均生长率分别为11.39%、11.96%和10.42%。综合比较,以桡足类投喂海蜇饵料转化效率最高,而日均生长率则以蒙古裸腹溞最高,为11.96%。该港塭浮游动物次级生产力所能提供的海蜇负载力平均为6.01×106kg,而由换水所得到的海蜇的最大负载力为3.69×105kg,合计为6.38×106kg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