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德之学在现代的证成——马一浮思想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uo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一浮是现代中国哲学思想史上一个很特别的人物。他学通中西,出入三教,博涉多通,最后归于六经。人们对其六艺论的外在形态关注较多,而对其内在的统贯义理结构缺乏研究。本文结合现代语境,由其对现代学术及其学思方式的批判和反动,探讨他的学问取向与时代的关系,反思现代性的问题以及中国古典心性之学对于现代的意义。其思想大致可划分为三期:早期是他的思想探索和民族文化自觉形成的阶段,中期是他思想的成熟和学问的发扬阶段,晚期是他生命的收敛和退藏阶段。全文以其六艺论的核心概念“性德”为中心,以马一浮中期思想为纲,历时性的思想发展为纬,纵横交错,把他的思想与其生活经历、体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察。
  第一章研究马一浮早期的思想和生活经历,从才情禀赋及其家庭影响、时代风气和家国忧虑三个方面来探讨儒学和西学在他的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及其不同寻常的转向的因素,为后面他性德之学的逻辑展开衬托现实的历史背景。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研究马一浮中期思想。第二章分析了马一浮对理气、性情、性德等儒家核心范畴的认识,他的特色在于通过体用相、三易,并融合佛道二氏的有关理论,将这些范畴熔铸成为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的形上体系。第三章集中探讨马一浮性德之学的工夫论。作为义理之学,此学是为了成就人的德性,因此它与闻见之知有着本质的差别,必须因修显性,而不可执性废修。他结合佛教的义理说明,见性须从去除气质的偏驳入手,先涵养后察识,去除人意识中的自得自伐,以及对语言的执著,使它真正成为求之在己,在自心显现的学问。第四章分析了马一浮在性德理论的视野下对现代政治和教育的批判和复古实践。他将现代的乱象视为人心的失德,尤其是功利主义的泛滥,战乱和功利叠相增益,因此,他重申儒家的“政者,正也”的基本道德原理。与此相关,现代的学校教育“有学无信”,去道德化,完全是功利之学,因此他拒绝到大学教学,在复性书院中坚决反对一切与学校教育相似的制度、为学方式,从而成为现代的异类。从而,他的保守的立场得以顺理成章的说明,其反现代的现代意义得以彰显。
  马一浮的性德之学是以六艺为基础,改铸老庄、出入佛禅,最终以儒家为依归的思想体系。它的形成,一方面是对明清以来三教融合思潮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心性之学对现代的批判和反思,其中包涵着他在变乱的历史背景下对人、社会、国家安身立命之道的深刻探索和定位。
其他文献
模态逻辑的经典语义是Kripke关系语义。自上世纪50年代末此语义提出以来,大量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到了一大批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成果。实际上,在更早的时候,Alfred Tarski和Mckinsey就已经提出了模态逻辑的拓扑语义。他们在(Mckinsey and Tarski1944)中详细研究了拓扑学中闭包算子的代数性质,这实际上为模态逻辑提供了一种语义,并证明了一些完全性结果。然而,此
学位
真理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几乎每个哲学家都要回答的问题。尼采在坚持赫拉克利特“世界是流变的”思想基础上,研究了人的认识能力,阐述了对“真理”的特别看法。本文利用谱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整理尼采前期著作中讨论真理的相关段落,较完整地论证了“‘真理’是如何发生”的问题,得出了“真理是在人类视角以及隐喻能力等作用下形成”的结论。从另一个角度呈现尼采是如何摧毁传统真理的基础和正当性的。然而,尼采关于“
学位
本文以高一志的《修身西学》为对象研究讨论西方“伦理学”在晚明的东渐的相关问题。《修身西学》是晚明意大利籍传教士高一志的著作,系统介绍了以亚里士多德思想为基础的西方伦理思想体系。本文选取的是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绛州景教堂本《修身西学》副本来作为研究对象。  《修身西学》的副本是在2009年底才被收录出版,一直以来未被整理研究.在前期工作中笔者和几位同学已将法国国家图书馆的《修身西学》副本录入计算机,
学位
2010年,关于中小学生作文撒谎的话题在媒体上被广泛讨论。先有《南方周末》2010年3月31号刊出的文章《会说谎的作文》,随后又有《成都商报》报道称,在成都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作文中,班上40多个孩子有30多个写的是自己如何智斗人贩或小偷,其中26个学生承认自己的作文是编造的,事实上并无这样的事情在他们身上发生,诸如此类。这一现象在社会上主要引发两种争论,一是中小学生写的是不是撒谎作文;二是撒谎的原
学位
近年来由于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人们对慈善捐赠行为的关注持续升温。尤其在中国,明星“诈捐门”、巴比的“劝捐门”等事件更是将“慈善”推向公众的关注焦点,引发人们对“慈善捐赠”行为的热议。慈善捐赠也日渐演化为社会成功人士包括明星、企业家等富人的“专有义务”、“劝捐”、“逼捐”、“暴力慈善”等现象更是将慈善行为复杂化。  针对慈善捐赠行为所引发的道德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否区分道德主体的争议。尽管
学位
牟宗三十分重视《大乘起信论》所提出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概念,认为《大乘起信论》所提出的“心”乃是超越的真常心,此真常心是包括生死流转的一切法以及清净无漏的一切法的依止,也就是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可以开出二门:一是生灭门,另一则是真如门。本文首先对“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和“一心开二门”的内涵作了阐释。接下来对牟宗三将“一心开二门”和“两层存有论”联系起来,以此来会通佛学与中国哲学,乃至康德哲学的思路进
学位
在西方古代世界,哲学与医学间的界线一直是模糊的,变动的。哲学与医学彼此独立,却又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对于认识西方哲学,特别是古希腊罗马哲学而言,考察与之相关的医学无疑会为提供很大的帮助。在西方哲学和医学的历史上,盖伦是一位有着特殊地位的人物。他既是伟大的医生,也是有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和实践同时体现了哲学和医学两方面的影响。对于思考西方古代哲学与医学的关系而言,盖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在盖伦那里
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财富问题在当代社会日益凸显。财富问题之所以会在当代凸显,在根本上是由当代社会发展的实践需求所决定的。一方面,新的社会发展呼唤新的财富观念,财富创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研究发展问题不可能不考虑财富的合理创造问题;另一方面,当今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创造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也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特点,财富创造方式不断突出人的主体作用,财富分配方式也在不断日趋多元。正是由于
印度佛教在中国立足并融入中国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本文将以两晋至隋唐六百多年的历史为中心,考察佛教与中国社会的双向互动——即佛教的中国本土化和中国社会的佛教化过程。本文不拟对学理佛教作思想史的梳理,重心在于考察作为信仰的佛教是如何进行调整以适应中国本土文化,走向世俗社会,并对民众心理、社会生活习俗产生影响的。  本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概述选题的意义,并交代论文材料来源和论文框架。第一
学位
《楞严经》是一部对中国佛教的理论与实践有着深远影响的经典。不过本经自传译以来,一直存有源出真实性的疑问;而且本经的核心——如来藏思想在近世也被部分学者指摘为近似梵我之论,至多为不了义的方便说。在本文看来,此类观点是对如来藏的误读,其客观原因在于佛教具有针对不同修行类型、修行阶段的不同教法,这些教法均是自成体系、各具特色的,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假如以此一系统的原则去衡定彼一系统的内容,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