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绩效评价理论、方法和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构建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此指标体系对2002—2006年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方法:应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提出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并形成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应用专家咨询法和专题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基本框架中的各级指标进行初步的筛选和修正,形成初级指标体系;应用聚类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初级指标体系中指标进行筛选,最终形成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应用实证分析法对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绩效进行分析。结果:1.基于系统论和绩效管理理论,构建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该框架共由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学科管理、学科基础、人力资源、临床绩效、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6个方面;二级指标包括管理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学科基本条件和诊疗及科研条件等共15个;三级指标包括组织管理、科室目标完成率、管理思想及理念和制度管理等共69个指标。2.应用专家咨询法和动态指标的筛选方法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进行两轮筛选,经过第一轮筛选删除了个10三级指标,新增3个三级指标,第二轮共删除了10个指标。两轮筛选后的三级指标主要包括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管理思想及理念和制度管理等共52个。3.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J=1;J=0.95;第一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878,第二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895;专家协调系数第二轮较第一轮均有所提高,专家对指标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4.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在对各级指标进行详细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三级指标进行定量指标定值转换、定性指标格栅化处理,并依据指标的实现程度,按“优”、“良”、“中”、“差”进行判断打分,应用专家咨询等相关方法对评分标准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绩效评价简便易行的测量工具。5.依照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42个医学重点学科自2002—2006年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经过五年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绩效评价结果呈逐年上升趋势;重点发展学科发展速度略高于重点学科,发展学科与重点学科的差距逐渐缩小;各学科的管理、基础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学术交流。重点学科已经成为凝聚人力、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和开展医疗技术的前沿阵地。对策及建议:1.加大政府对重点学科的投入力度在现有基础上逐年加大对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经费投入,有目的地选择那些基础好、知名度高、影响力大、辐射力强的省级重点学科进行重点投入,加快建设进程,使其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支持引导更多的资金向实用技术性项目倾斜,通过医学技术的引进和创新,不断造福人民群众。2.建立绩效监测和动态管理制度建议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和绩效监测,采取绩效年度报表的方式做到日常管理与阶段考核相结合;不断更新评审标准,实行淘汰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和评价机制。3.加大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提出人才的“五型学说”:一是“一”字型人才,二是“I”字型人才,三是“T”字型人才;四是“十”字型人才,五是“A”字型人才。抓好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就要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把具有广博知识、清晰思路、眼光前瞻、且具超常韧力的“十”字型或“A”字型学术人才,积极作为学科带头人或者后备学科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4.着力提高重点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科技创新是推动学科发展最重要、最直接和最活跃的因素,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点学科建设的根本。5.建立健全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执行的激励机制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重点学科所在单位,按照特定的标准和程序激发重点学科团队的动机,采取奖优罚劣,注重实效的激励宗旨,通过绩效奖励、精神补偿、颁发奖金、增益分享等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他们努力实现绩效评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