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概念在西方哲学的发展中一步步凸显出来,并且被实体化,成为孤立的最高存在者。之所以如此,在海德格尔看来,主要是因为西方传统哲学是在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相互分离的基础上,从现成的、被规定的东西——“存在者”出发展开哲学视域的,忽视了对作为哲学基础的“主体”进行存在论结构的反思,存在被遗忘。海德格尔以“此在”为思想契机,以现象学为方法,通过对此在存在的具体机制及生存结构的揭示,把此在置于时间中绽出的、可能的存在,旨在破除主体这一经典概念,对人作出新的理解。但此在是否准确把握了人,人的存在是否就此被昭明,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海德格尔试图由“此在”的通道让“存在”澄明起来,这就先行筹划了一种“普遍性”的期待,期待有一个“一般存在意义”的答案,这实际上还是在形而上学本质框架下进行运思的。某种程度上说,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在反形而上学的立场上,其主体观有相通之处,但马克思因为实践观的引入而更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反叛也更彻底,海德格尔则陷入守望和等待,难免抽象和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