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染料是纤维素纤维染用的重要染料,因其合成方便,成本低廉,色谱齐全等特点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取代了还原染料、直接染料和硫化染料。红色谱活性染料作为活性染料三原色之一,因此在染料生产和应用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染料市场中的重要品种。但目前常用的许多红色活性染料具有上染率偏低,牢度差,染深浓色泽困难,用盐用碱量大等问题,进而导致染色废水难于处理等环境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旨在依据染料分子结构与应用性能的关系,通过对红色谱活性染料分子的分子量、活性基团,分子共平面性以及对称性等因素对染料直接性、亲和力以及反应性等应用性能的影响,设计了7支以H酸和γ酸为染料中间体的带双活性基团的红色谱活性染料(D-1到D-7),通过缩合反应和重氮偶合反应,根据不同的反应原料对缩合及重氮偶合的反应条件进行调整,反应过程中采用纸色谱控制终点,得到所设计的7支不同结构的偶氮系红色活性染料。合成的活性染料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FT-IR)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合成的染料在棉织物上的应用性能进行研究,对染料染色的SERF特征值以及染料D-1、D-3、D-4和D-7对电解质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染料D-3和D-4在元明粉用量20g/L时,固色率与常规染色条件下固色率接近,即使在无盐的条件下,两支染料的固色率只稍低于常规染色的固色率,可以用作低盐或无盐染色。在对7支红色谱染料的染色织物色牢度的测试中,染料的各项牢度都满足应用要求,染料D-6的日晒牢度优异,达到5-6级。针对合成的活性染料结构和SERF特征值关系,将染料D-1与染料D-3,染料D-4和染料D-7按不同比例进行拼混,研究了混拼染料的协同染色作用。依据得色量,色光及提升力等因素确定了染料D-1与染料D-3、染料D-4与染料D-7的最佳拼混比例,分别是1:2和1:4。在最佳拼混比例下,得到了两支拼混染料活性红A和活性红B,染料上染率固色率高、匀染性好、提升力好且各项色牢度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