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确定人类的活动是否处于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是定量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生态足迹法是1996年加拿大著名生态经济学家Rees教授和wackernagel教授构建,基于生态土地面积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角度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为区域发展评价开辟了一条新的途经。本文在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计算方法及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上海市青浦区近12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青浦区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别进行计算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生态足迹需求与生态承载力供给矛盾尖锐。1995~2006年该区人均生态足迹从2.70hm~2/cap上升到3.18hm~2/cap,生态足迹总量则由141.73×10~4hm~2增长到236.46×10~4hm~2,增加了近1.7倍,生态赤字亦逐渐扩大,从2.06hm~2/cap上升至2.79hm~2/cap;②人均生态承载力呈递减趋势,其供给由1995年的0.64hm~2/cap下降至2006年的0.39hm~2/cap,但供给总量却有所增长,仍具有相对的发展潜力优势;③2006年,该区的万元GDP占用生态足迹人均0.66hm~2,与其他区域横向比较,该区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益;④生态承载力供给与生态足迹需求存在结构性错位,土地类型单一,化石能源用地及耕地需求明显偏大;⑤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与发展能力指标的计算分析,则很好地反映了该区发展情况;⑥与城市化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则揭示了城市化进程中对生态足迹的影响因素,就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城市生态压力进行了探索。本文最后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就深化该项研究展开了讨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方面,本文提出了基于“实际土地需求”的生态足迹计算,使计算结果更接近研究区域的真实情况,并提出建立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区域范围比较的生态足迹指标体系的建议,该类计算在国内尚属首次;②分析研究了生态足迹变化与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关联性,以灰色理论为基础,对两者之间的关联度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在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哪些城市化指标对生态足迹变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将生态足迹与城市化指标相结合,有助于改善生态模型本身的偏生态性,提供了一种生态足迹与其他社会发展指标相结合的新思路、新方法;③生态足迹指标具有静态性缺陷。但本文不但进行了长时间序列的详细发展态势分析,也在该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生态足迹总量结构及构成比例分析,从纵向横向等各个立面对青浦区12年来的生态足迹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