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水平上研究了猪苓[Grifola umbellata(Pers.)Pilat]与伴生菌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猪苓与伴生菌的相互作用过程的形态学研究、伴生菌对猪苓一些物质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及对猪苓基因表达的影响。 猪苓与伴生菌丝形态在比较接近,但二者分生孢子的形状及产生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无论在同种或不同培养基上培养,猪苓与伴生菌菌落外部形态均有较大差异。猪苓与伴生菌的菌丝提取物在247nm处的化学指纹图谱相似,但二者在共培养后化学指纹图谱完全不相同,并有新物质产生。通过研究伴生菌、培养的猪苓菌丝、猪苓子实体及野生猪苓菌核的ITS区序列,发现伴生菌的ITS序列全长628bp,而猪苓菌丝、菌核及子实体的ITS全长序列均为626bp,相似性达99.36%,说明伴生菌与猪苓在分子进化上有着极高的亲缘性。 对猪苓与伴生菌相互作用进行了外部形态、光镜和透射电镜水平的研究,结果表明猪苓与伴生菌共培养时,在双方菌丝接触界面形成致密拮抗线,猪苓菌落表面分化出许多菌丝束,从菌丝束交织的地方分化出菌核原基,光镜观察到了拮抗线的形成过程,成熟的拮抗线有结构的分化: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猪苓与伴生菌菌丝接触后,在双方菌丝内都发生一系列变化:拮抗线中央为一些不具生活力的死细胞;靠近拮抗线的猪苓菌丝细胞大而中空,细胞壁单侧加厚;而靠近拮抗线的伴生菌菌丝细胞中空,细胞壁不增厚或略有增厚。 应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人工培养的猪苓菌核结构、菌核内厚壁菌丝及结晶的发育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这些方面,与野生猪苓菌核都基本相同,结论认为人工培养的猪苓菌核与野生菌核并无大的差异。 为了探索在自然条件下猪苓、伴生菌及蜜环菌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猪苓、伴生凶及蜜环菌两两共培养及三者共培养进行了宏观形态观察及细胞学水平上的研究。结果表明,猪苓与伴生菌共培养时,在二者之间形成一致密拮抗线,猪苓菌落表面菌丝分化产生大量菌丝求;猪苓与蜜环菌共培养时,猪苓能阻止蜜环菌菌索对其自身的进一步侵袭。互作区中的双方菌丝及菌索均停止生长:蜜环菌与伴生菌共培养时,蜜环菌能穿透整个伴生菌菌落,在伴生菌菌落下方产生大量分枝:三者共培养后,猪苓对蜜环菌的防御能力有所下降,伴生菌对蜜环菌的耐受力有所提高,蜜环菌产生的新分枝均向伴生菌一侧生长,猪苓与伴生菌之间并不形成致密拮抗线,只可见双方菌丝的白色交融区。 猪苓与伴生菌均能在蜜环菌菌索皮层上形成侵入位点。推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