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西部矿区煤炭资源丰富,但其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煤矿大规模高强度开采对部分地区地层结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扰动破坏。因此研究采煤活动引起的上覆岩层破坏规律、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程度对于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及地下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榆神矿区某井田2-2煤、3-1煤开采为例,综合运用野外调查、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理论公式计算、数值模拟和数学建模分析等方法对井田内水文地质特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部矿区煤炭资源丰富,但其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煤矿大规模高强度开采对部分地区地层结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扰动破坏。因此研究采煤活动引起的上覆岩层破坏规律、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程度对于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及地下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榆神矿区某井田2-2煤、3-1煤开采为例,综合运用野外调查、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理论公式计算、数值模拟和数学建模分析等方法对井田内水文地质特征、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及煤层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预测进行了详细研究,以期为该区煤炭资源开发规划和矿区水资源保护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综合分析、编图等方法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煤层空间赋存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煤层上覆地层岩性结构主要为:松散沙层+土层+风化基岩层+基岩层+主采煤层,主要含水层为松散层潜水含水层和风化基岩承压水含水层,主要隔水层为保德组红土,基岩层主要为直罗组、延安组砂泥岩互层的相对含水层;主采煤层2-2煤厚度0.81~7.54m,平均厚度3.65m;3-1煤可采煤厚0.85~2.78m,平均可采厚度1.85m。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和FLAC3D数值模拟法对2-2煤单煤层开采及2-2煤、3-1煤双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分别进行了预计研究,最终确定了 2-2煤单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为28倍裂采比,2-2煤、3-1煤双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为32倍综合采厚。编图分析得到2-2煤单煤层开采与2-2煤、3-1煤双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几乎一致,均最大导通至安定组下段地层,且距上部风化基岩含水层底界最小间距约70m,因此两种开采方式均不会导致风化基岩含水层以及上覆潜水含水层水直接漏失。运用Visual Modflow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通过构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数学模型和地下水流数值模型,进行了采煤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2-2煤开采对潜水含水层水位影响极轻微,且不会造成潜水漏失;对风化基岩含水层水位有一定影响,但随着回采结束时间的推移,风化基岩水位下降减缓,并逐渐趋于稳定。选取风化基岩含水层厚度、风化程度、岩性组合指数及古地形标高4个指标为风化基岩含水层富水主控因素,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对风化基岩含水层富水性进行了预测分区。结合2-2煤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结果进行了煤层顶板冒裂安全性预测分区。在此基础上,借助GIS软件对含水层富水性分区结果和煤层顶板冒裂安全性分区结果进行空间叠加,进而开展了 2-2煤开采对风化基岩含水层影响程度分区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2煤开采不会导致风化基岩含水层水直接漏失,风化基岩含水层仅产生一定程度的越流下渗,越流影响程度分为轻微、中等轻微、极轻微三个等级,影响轻微区和中等轻微区主要分布研究区11、12盘区内,轻微区面积占比约5.8%,中等轻微区面积占比约21.6%,影响极轻微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13、14、15盘区内,面积占比约72.6%。
其他文献
惯性导航系统(INS)仅依靠惯性元器件的测量信息便可实现运载体的导航与定位,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抗干扰能力。光纤陀螺仪(FOG)凭借重量轻、可靠性高、采样频率快等特点成为INS的主要惯性元器件,光纤陀螺的输出信号包含各类随机噪声,需对其进行滤波处理,削弱及抑制信号中的噪声,从而提高数据的精度。INS存在自身漂移和数字误差,使得积分运算得到的姿态角和速度会随时间产生漂移,尤其是二次积分得到的位置发散严
本文主要研究了垂荡激励下具有气囊隔振的船用旋转机械系统的非线性振动机理及其动力学特性。首先,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理论,考虑船体垂荡运动、转子质量不平衡、气囊非线性弹性的影响建立了垂荡激励下船用旋转机械-气囊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多尺度方法以及数值方法分析了垂荡激励下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及其振动机理。其次,基于正交多项式逼近法研究了垂荡激励下船用旋转机械-气囊隔振系统的随机振动特性,并讨论了它的零
地下采煤引起的地表裂缝是开采沉陷破坏的直观表现,对建筑物和土地造成严重损害,精准获取采动地表裂缝发育特征对于开采沉陷研究和矿区地面保护具有实际意义。常规的采动地表裂缝监测方法,在成本效率和时空分辨率方面存在明显局限性。低空无人机测绘技术作为采集大范围、高分辨率地表空间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设定合理的航拍参数,可以快速地获取沉陷区高分辨影像,但目前普适的遥感影像地物信息获取方法难以适应矿区采动地表裂缝
随着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开展,对自然灾害的研究走上新的潮流。干早灾害是世界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持续的时间、造成的经济损失、影响的范围,均居于各种自然灾害之首。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导致干旱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破坏力越来越大。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地势地貌较为复杂,大多数区域处于沙漠和戈壁滩地带,降雨量较少,因此甘肃省旱灾发生的频率依旧很高。本文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出发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由于固有风险高、施工环境复杂、从业者整体安全素养偏低等特点,建筑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大量的建筑业实例及理论研究证明,80%以上的建筑安全事故是由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引起的。根据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失误实质是人的信息处理失误,建筑施工不安全行为通常是建筑工人安全信息认知错误或偏差的结果。为科学预防并控制由于建筑工人安全信息认知失效引起的建筑安全
近年来由于地震频发,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主要竖向承重构件框架柱极易遭受破损毁坏,引致结构局部乃至整体坍塌,针对该问题科研学者提出了柱顶滑移框架柱设想,即结合一定措施减小甚至完全免去地震下部分框架柱的弯矩和剪力,同时保证此部分柱子在地震时基本保持完好且能够独自承担绝大部分结构自重,以此更好地实现结构抗震倒塌。基于此,本文结合学者提出的这一特殊设想,将其应用到某实际工程算例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中,并逐一开
近年来,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温室气体过量排放使全球气候系统变暖,这类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建筑行业消耗了全球大约30~40%的能源,并排放了几乎占全球30%的温室气体,给全球气候和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的讲话中强调中国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我国如何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占全国总碳排放量40%以上的建筑行业责任重大。控制建筑
随着我国煤层浅部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开采深度正在逐年增加,导致开采煤层的地温高、地应力大。由于采空区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采空区浮煤自然发火危险性增强。本文以某矿1303综放面采空区煤自燃防治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测定,现场观测,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及防控方法研究。通过程序升温模拟不同湿度环境条件对煤自燃的特性以及不同初始温度下煤样自燃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不同湿度对
如何以最快速度定位管线病害点,获取地下管线渗漏病害发育程度、病害位置信息,是当今市政管线应急处置的重点,也是市政规划建设热点研究问题,探地雷达(Ground-penetrating radar,GPR)技术相比于传统探测手段具有探测高效、空间分辨率高、探测目标种类广、无损检测、抗干扰能力强且应用环境广泛等特点,在隐蔽地下条件探测中有优势。但是,随着如今地下空间不断开发利用,地下管线所处环境也日趋复
随着产品柔性化、定制化的生产模式快速发展,作为制造业智能装备的工业机器人,其单台独立运行的工作模式难以满足复杂零部件的焊接加工,因此,本文研究建立由工业机器人与变位机组成的协作焊接工作站。首先,在分析工业机器人与变位机之间的运动形式及其轨迹约束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主从运动链的机器人协作焊接工作站耦合运动学模型,分别对工业机器人和变位机的运动学方程进行求解;基于最佳焊接效果的位姿要求,阐述了耦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