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我国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入组所有患者基线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我国近十年来艾滋病的传播、病毒亚型和传播耐药变化情况的大体框架。通过焦磷酸测序方法,检测我国“十一五”HIV/AIDS抗病毒治疗队列一患者中出现病毒反弹的患者中耐药突变的分布情况,获得患者传播耐药的数据,建立劣势耐药株与病毒反弹之间的联系。[方法]:采集我国“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治疗队列中患者基线数据,包括年龄、性别、地区、传染途径等临床信息,检测病毒亚型和耐药位点,分析近20年来在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中,HIV-1的传播耐药发生情况,以及流行病毒亚型随时间、空间和传播途径的变化情况。选取我国“十一五”队列一中常规方法未检测出耐药,而病毒载量反弹的患者,通过焦磷酸测序方法检测其基线和反弹点血浆中67、70和184位点的突变株含量,获得患者基线劣势耐药株的分布,建立劣势耐药株与病毒反弹之间的联系。[结果]:从我国“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治疗队列看,我国患者近20年来,传播方式和流行病毒亚型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传播方式以2004年为分界点,血液传播途径明显减少(p<0.01),异性传播基本维持不变,同性传播明显增加(p<0.01)。2008年至今,血液传播途径减少和同性传播增加的态势仍然存在。病毒亚型方面,总体以AE亚型为主,其次为B亚型和BC亚型。从时间看我国的亚型分布,B亚型逐年减少,而AE亚型逐年增加(p<0.01)。不同地区的病毒亚型分布也有所不同,大部分地区以AE亚型为主,河南以B亚型为主,与河南血液传播较多相符合。从传播途径来看,性传播人群以AE亚型为主,包括同性传播和异性传播,血液传播以B亚型为主(p<0.01)。在所有检测耐药的861名患者中,共计57名检测出耐药,总体传播耐药率6.6%。总共57名耐药患者中,共检出耐药位点84个。其中NRTIs26个(31%),NNRTIs36个(43%),P122个(26%)。其中,NRTIs又分为non-TAMs(7个,27%),TAMs(14个,54%)和MDR(5个,19%)三类。NRTIs/PI类以低度耐药较多,NNRTIs则出现较多高度耐药(p=0.052)。选择“十一五”初治队列中出现病毒反弹的39名患者,获得其临床信息并在基线和病毒反弹点进行了67,70和184位点的焦磷酸测序。在基线,39名患者中检出23名患者存在一个或以上的耐药突变,占总患者的59.0%,其中67位点检出15个,占38.5%,70位点检出7个,占17.9%,184位点最多,检出19个,占48.7%。在反弹点,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反弹点的标本都出现了184位点突变,但大部分含量均较低,含量小于30%的占74%(20/27)。可以观察到8名(34.7%)患者从基线的劣势耐药株转化成为反弹点的优势株的含量变化。[结论]:我国近20年来,传播途径和病毒流行亚型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往的血液传播为主转变为性传播为主,其中同性传播增长明显增加,且该增长趋势仍然存在;传播途径与病毒亚型有很大关系,性传播人群以AE亚型为主,血液传播途径以B亚型为主;病毒流行亚型从B亚型转变为AE亚型为主。我国“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治疗队列传播耐药率为6.6%,2004年以来稳步上升中。通过焦磷酸测序可以检测到常规方法所难以检测的劣势耐药株,病毒反弹的病人中,一半以上存在劣势耐药株,提示早期进行深度测序的意义;观察到劣势耐药株成为优势株的过程,确立了劣势耐药株与病毒反弹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