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经航天医学研究证实,在太空失重和模拟失重的去负荷条件下,体液往头部、上肢转移,航天员会不同程度出现心脏做功减少、心肌萎缩、心率下降、心律不齐等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当宇航员返回地球以后会出现立位耐力不良和立位晕厥。因此,失重所导致的心脏重塑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和评估至关重要。由于太空实验空间有限,目前,超声设备成为唯一可安装在太空舱内的医学影像设备。研究表明,心肌超声弹性成像有望形成心肌收缩超声功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371560);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No.2018B030333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航天医学研究证实,在太空失重和模拟失重的去负荷条件下,体液往头部、上肢转移,航天员会不同程度出现心脏做功减少、心肌萎缩、心率下降、心律不齐等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当宇航员返回地球以后会出现立位耐力不良和立位晕厥。因此,失重所导致的心脏重塑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和评估至关重要。由于太空实验空间有限,目前,超声设备成为唯一可安装在太空舱内的医学影像设备。研究表明,心肌超声弹性成像有望形成心肌收缩超声功能成像新技术。因此,借助心肌超声弹性成像研究失重心脏重塑,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失重对心肌力学特性和收缩兴奋传导的影响,探索失重所导致的心肌结构重塑机制,为对抗性力量训练及返回地球后康复训练的心脏功能提供一个可视化评价新技术、新方法。为了探究失重环境下左心室在血液流动的作用下的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计算机辅助模拟的有限元方法分析失重环境下血流对左心室的力学变化。建立基于正常人的心脏短轴核磁共振图像的心脏左心室的三维模型,并利用此三维模型进行正常重力环境和失重环境下左心室模型流固耦合分析。结果发现血液灌注左心室时,失重引起血流流场、应变与应力分布的改变,以及左心室中段和基底段的应变与应力变小。心肌弹性成像算法估算的位移的准确度是定量评估心肌功能的关键,为了验证弹性成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仿真实验模拟左心室模型收缩时的弹性成像,对不同的弹性成像算法的成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基于矢量化的归一化互相关系数弹性成像算法的准确度高于基于动态规划和最小化解析方法的弹性成像。最后采用小鼠尾部悬吊模型模拟失重下的体液头向分布、下肢不荷重及心脏的低动力状态,利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M型超声心动图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图像参数提取,对正常和模拟失重下小鼠左心室进行分段评估和对比。结果发现模拟失重组左心室基底段的力学功能有所下降,以及左心室的后壁厚度和心室质量显著减小,而细胞水平下并未发现病理性改变。总的来说,心肌超声弹性成像可为航天员提供一个可视化评价局部心肌收缩能力的新方法。本研究为今后寻找有效的防护措施或医疗干预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学支撑,对航天医学超声发展具有意义。
其他文献
工业设备功能的不断提升势必带来安装与维修的日趋复杂,现场工程师普遍采取预约专家亲临现场或视频通话等方式解决设备维修问题,该方式不仅维修成本高,而且对维修方案描述不直观,导致维修效率低下。本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维修领域深度融合,基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提出了一种在两个智能移动终端即时通讯状态下,利用本地AR识别技
目的应用慢性束缚应激(CRS)制备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小鼠模型,结合行为学、病理学及肠道微生物组学的技术和方法,探讨加味逍遥散干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6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加味逍遥(高、中、低剂量)组、舍曲林组、正常对照组。每组样本量为10只。应用慢性束缚刺激(CRS)制作抑郁症肝郁脾虚(肝郁乘脾)小鼠模型,使用自制的束缚管,每天束缚3小时,连续束缚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9~60页。课前思考:1.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有余数的除法"是对除法的意义的进一步理解,是对"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册的分物过程中经历了有剩余的情况的学习,进一步熟悉了画图策略,同时能够用图示表征、符号表征等方式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渗透"余数"的表象。
第一章 基于临床危险因素预测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临床基线资料、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结果在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中(≤2年复发)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并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肝细胞癌患者共285例,将70%的病例(195
背景: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肿瘤致死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和结直肠癌;全球每年有超过80万人患肝癌,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国。原发性肝癌分为肝细胞癌型、胆管细胞癌型、混合型,其中肝细胞癌占绝大部分,约95%。原发性肝癌主要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手术切除是其最主要的根治性治疗,但术后5年生存率仅约50%,5年复发率可达60%~70%。对于预后不良的患者,应用最佳化疗药物是降低术后复发和
研究背景护理管理者是整个护理队伍的带头人与领军者,在医疗服务的供给、护理质量的提升及护理学科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前的医药卫生体制和人事管理制度不断深入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护理管理者职业化发展的趋势。加强护理管理者的职业身份认知,构建以职业化为导向,以培训需求为基础的护理管理者培训体系是适应我国当前医疗护理管理不断发展的重要选择。研究目的1.调查护理管理者培训现状及职业化培训需求。2.运用德
研究背景和目的结肠癌是全球内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人类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结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与多种因素相关,如生活方式改变:膳食结构改变、饮酒、吸烟、肥胖以及遗传因素等。目前国内结肠癌早期诊断率仍较低,多数患者确诊时多数伴有远处转移或浸润症状,治疗手段受限,进展较快,预后通常较差,5年生存率大约为14%左右。治疗手段多以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或手术+辅助放化疗+/-靶向治疗为首选,
研究背景结肠癌(结肠癌)是世界上第三常见的恶行疾病(每年185万例新病例;占总恶性肿瘤的10.2%),死亡人数更是超过肝癌,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的恶性肿瘤结肠癌的治疗通常包括外科切除原发肿瘤,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在结肠癌治疗上,组织学和表型水平上的异质性在肿瘤耐药性和肿瘤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癌症干细胞(肿瘤干细胞)是癌症异质性和治疗失败的主要诱因之一。MicroRNAs(miRNAs)是一
背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是评估老年期痴呆患者照护需求的重要指标。老年期痴呆患者ADL损害伴随着疾病全程,其中认知损害及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加重了患者ADL损害,增加照护需求的数量和复杂性。了解患者ADL损害特征及照护支持难度,有利于提高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在新时代"互联网+"以及5G的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及广泛应用,新型高效的数学智慧课堂也应运而生。在新型教育方式的普及下,不仅减少了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间,也增加了老师与学生互动的时间。通过对便捷的、可移动的终端操作,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实现了教学信息的即时反馈。本文阐述了笔者对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的一些理解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