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利用高温电站煤粉锅炉共处置危险废物的技术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共处置过程的环境风险和控制技术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急需开展高温动力燃煤锅炉共处置危险废物的环境风险控制技术研究。本文首先总结国内外煤粉锅炉共处置燃烧危险废物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煤粉锅炉共燃烧危险废物的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其次,选用挥发分相差较大的红霉素过期药渣与烟煤在沉降炉内进行共燃烧试验。首先运用热重-红外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研究较少的红霉素过期药渣与烟煤进行共热解、燃烧动力学模型及烟气红外特性分析。红霉素过期药渣单独热解与共热解四个阶段反应动力学模型均采用Avrami-Erofeev方程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n=4)机理模型进行描述,而烟煤单独热解挥发分析出、半焦状态、焦炭炭化三个阶段分别采用反Jander方程三维扩散、Avrami-Erofeev方程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n=4)、Jander方程三维扩散球形对称机理模型进行描述;红外分析表明共热解过程中红霉素过期药渣的添加使共热解过程气体种类增多,主要增加烃类、醛类、酮类、羧酸类、酯类等物质的产生。红霉素过期药渣与烟煤共燃烧过程中,添加比例小于30%(包含)的物质,共燃烧过程动力学模型发生改变,而另一种物质反应模型与单独燃烧反应模型相似,但反应级数发生改变,也表明共燃烧过程两种物质存在相互影响;红外分析表明共燃烧低温阶段(245℃以下)红霉素过期药渣熔融挥发部分热解产生酯、醛、酮、羧酸、酯类有机化合物;高温阶段(300℃以上)共燃烧过程中主要产生CO2、CO气体。在一维沉降炉上对红霉素过期药渣与烟煤共燃烧试验,分析得到红霉素过期药渣与烟煤直接共燃烧对共燃烧过程中NOx的排放作用会因危险废物本身的含N量、燃烧温度以及添加比例的不同而差别加大。文章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煤粉锅炉可共处置危险废物种类及对炉内热工特性(着火、燃烬、负荷)和锅炉运行(腐蚀、换热、磨损等)的影响因素和相应控制措施以及危险废物的投加速率和危险废物投加位置及添加危险废物的元素限值要求,并对下一步应进行的试验研究做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