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竞赛图中包含在圈中的弧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sha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部竞赛图无疑是有向图中一类重要的图,并且它已经被广泛研究.竞赛图是顶点数为c的c-部竞赛图.关于竞赛图中有向路和有向圈问题的研究非常深入而且成果丰硕.将竞赛图的结果推广到多部竞赛图中是研究多部竞赛图的有效途径之一.一个向图D的Hamiltonian圈指的是一个包含D的所有顶点的圈.称有向图D是泛圈的,如果它包含从3到|V(D)|的每个长度的圈.称有向图D的一个顶点(一条弧)是泛圈的,如果它属于每个l-圈(3≤l≤|V(D)|).称有向图D是顶点泛圈(弧泛圈)的,如果它的每个顶点(弧)是泛圈的.目前,在竞赛图的泛圈性、顶点泛圈性及弧泛圈性方面已有了很多结果.有向图D的一条从顶点x出发的弧被称为是x的一条外弧.如果一个顶点的所有外弧在D中都是泛圈的,则称这个顶点是外弧泛圈顶点.2000年,Yao, Guo和Zhang首次对竞赛图中顶点的外弧泛圈性作了讨论,证明了强竞赛图中外弧泛圈顶点的存在性.而对于强多部竞赛图,连Hamiltonian圈的存在都不能保证.因此,退-步讲,在c-部竞赛图中,我们考虑属于l-圈(3≤l≤c)的顶点(弧),以及属于顶点恰巧来自l(3≤l≤c)个不同部集的圈的顶点(弧).1994年,Moon证明了强竞赛图至少存在三条泛弧.考虑到Moon的结果,Volkmann在2007年提出的一个猜想:每个强c(c≥3)-部竞赛图至少包含三条弧,其中每条弧属于一个m-圈Cm,对每个m∈{3,4,…,c}.本文主要研究强多部竞赛图中上述弧的存在性,证明了Volkmann的猜想,从而推广了上述Moon的结果.2008年,Volkmann和Winzen关于正则多部竞赛图提出猜想:正则的c(c≥5)-部竞赛图D的每一个顶点包含在包含一个阶为p的强子竞赛图,对每个p∈{3,4,…,c}.本文给出c-竞赛图存在一个阶为c的强子竞赛图的一个充分条件.作为定理的一个推论,我们证明了Volkmann和Winzen的上述猜想当c≥16时是正确的.
其他文献
光-原子耦合系统是量子光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量子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伴随着激光的出现,人们更加关注光-原子耦合系统中由激光诱导的原子相干性。它会导致不同原子能级之间的量子干涉,从而产生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表现为原子共振频率处强烈的吸收抑制和陡峭的正常色散。
理论化学计算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研究团簇的结构和性质。近年来,低维硼纳米材料备受关注。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美国布朗大学Lai-Sheng Wang课题组与包括山西大学李思殿、翟华金教授、清华大学李隽教授在内的理论工作者合作,基于理论与实验相互结合、互相印证的方式,逐步揭示了中小尺寸硼纳米团簇Bn-(n=3-42)的结构特征。理论和实验研究还表明,金属掺杂可有效调节硼团簇的几何结构和化学成键,进而
李汪涧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西端—大同盆地东北部,行政区划上属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李汪涧村;遗址位于李汪涧村西南0.7km处,是一处露天旷野遗址。该遗址首次发现于2016年,调查发现后经过多次的复查,并于2017年6-8月对该遗址进行了地质剖面的试掘工作。鉴于此次试掘中发现数量较多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以及较为连续的地层堆积,我们在2018年7-10月对该遗址进行正式的发掘。2017年、2018年的考古试
磁涡旋态由于其简单的拓扑结构以及丰富的动力学性质,在未来信息存储和通讯领域具有非常大的潜力。由于偶极相互作用强烈依赖外势的几何形状,能够将自旋自由度和轨道自由度耦合起来,其作用等效于一个有效磁场,使得原子自发地形成自旋涡旋态,类似于纳米磁性材料中的磁涡旋态。我们通过数值求解平均场近似下自旋1偶极旋量BEC的GP方程,研究系统在双势阱中的基态和磁性响应性质,得到两种不同的基态自旋涡旋对结构,并且通过
量子物质和量子谐振子的相互作用在许多量子光学和凝聚态物理系统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其中量子Rabi模型是最简单和最典型的模型之一。在弱耦合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旋波近似将Rabi模型转换为Jaynes-Cummings (J-C)模型。近年来,超强耦合区域的实现在基础量子物理学和量子信息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量子比特和单模辐射场的耦合系统是研究量子信息过程中必不可缺的资源。本文主要在当前的实验基
研究光与物质相互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以激光冷却中性原子、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光学相干和精密光谱方面工作相继获得的Nobel物理学奖为重要里程碑,超冷原子研究开辟了原子分子研究的新天地。自从激光冷却俘获可以被用来操控原子以来,基于超冷原子制备具有更加丰富内在结构的超冷分子成为一个新的挑战,尤其是超冷极性分子。超冷极性分子因其具有的永久电偶极矩、易受外场操控、可调控的
电子的动力学行为在很多物理、化学、生物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分子内电子运动引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现象就是电荷转移(charge transfer)。电荷转移的研究随着激光技术历经70多年的发展,其时间分辨率从最初纳秒量级(nanosecond,1ns=10-9 s)发展到如今的阿秒量级(attosecond,1as=10-18s)。传统的电荷转移(通常在皮秒到几百飞秒之间)由原子核运动引起
在量子输运中,系统的输运特性完全可以由电子的全计数统计描述,这是因为n个电子隧穿到达收集电极的几率分布的所有信息可以从电子的全计数统计获得,而存在自旋轨道耦合的输运系统与量子相干系统为研究的热点。自旋电子学中对自旋轨道耦合的研究一直是热点,发展与自旋有关的电子装置是研究自旋轨道耦合的主要目的。通常自旋自由度可以通过铁磁体和外磁场被调控。自旋电子设备的电控可以通过半导体异质结构中的自旋轨道耦合被意识
里德堡原子是外层电子被激发到主量子数很大n>>1)的激发态原子,具有相互作用强(~n4)、辐射寿命长(~n3)、极化率大(~n7)等奇特性质,因而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超冷里德堡原子之间由于强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产生的偶极阻塞效应,使里德堡原子成为实现可控量子逻辑门、量子信息处理、单光子源及多体物理等研究的理想备选介质,在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铯原子为介质,利用激光冷却和俘获技术在磁光阱中
生物质热化学气化合成混合醇技术具有工艺相对简单、产物的能源化工应用广泛等优点,为准确评价该技术的资源能源消耗、辨析合成燃料的环境性能,基于生命周期分析框架和ReCiPe2016中点评价方法,对农林废弃玉米秸秆和木屑经气化、催化合成混合醇工艺的清单和9种环境影响类型开展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农林业阶段均为环境影响的主要阶段,秸秆混合醇生命周期影响高于木屑混合醇。前者的臭氧层耗竭潜值、海洋和淡水富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