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零致使”动词就是表示“听任”义的动词,该义类表达一种既不推动又不阻止的致使力,本文将这种“致使”义命名为“零致使”义。这是汉语动词范畴中“非原生”的一个义类,其萌生时期大约是南北朝至唐代。对于“零致使”动词这一小类的成员,前人已有相关研究,主要着眼于其历时演变和词义研究,但鲜有学者从“致使”的角度对这些动词进行总体的归纳与阐释。吕叔湘先生最早从“致使”的角度对这类动词进行研究,他从语义角度将“致使”义分成“正致使”、“负致使”和“中立致使”,其中“中立致使”一类与“零致使”有相似之处。但吕先生之后,学者们未能深入地从“致使”意义和功能的角度研究这类动词。通过运用语义学、句法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采取描写法、个案分析法、归纳法,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汉语的零致使动词,从历时层面探究其语义来源和萌生的句法条件,从共时层面分析其所呈现的语义、句法和语用特征,并揭示其向纵予连词、无条件连词发展的方向及演变条件。本文的结构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界定零致使动词的概念,并分析其与致使范畴的关系;介绍前人对于零致使动词及由零致使动词发展而来的纵予连词、无条件连词等的研究成果。第二章主要探讨零致使动词的语义演变轨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七个零致使动词,描写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语义演变,总结汉语零致使动词的产生原因和演变路径;另外简略介绍其他四个零致使动词。第三章主要介绍零致使动词的语法化方向。在汉语史上,零致使动词呈现出较为一致的演变规律,主要向纵予连词、无条件连词发展。通过分析零致使动词和连词的语义联系和句法关系,探讨其演变路径和演变规律。第四章主要从共时层面分析零致使动词在句中所呈现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零致使句的构成要素包括四个方面:零致使主体、零致使客体、零致使事件、零致使力,对这四个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揭示零致使动词的“零致使”特征及其与致使义的联系。第五章是结语部分。通过历时探索和共时分析发现,从语义上看,所选取的十一个零致使动词呈现出从源词义到听任义的转变,但源词义的个性特征较明显,语义演变路径不同;从句法上看,兼语式是这些零致使动词萌生的共同语法条件;从语用上看,零致使义兼语式呈现出“消极让步”的格式意义,表达一种默认允许的主观态度。另外,汉语史中存在零致使动词到纵予连词和无条件连词的演变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