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莫言小说中残缺人物形象与生命观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X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莫言可以算是一个独特的作家,他狂放的想象、诡谲的语言、磅礴的叙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他塑造的诸多人物形象中,莫言似乎对残缺人物形象情有独钟,他通过众多残缺人物形象为读者展开一幅多彩生动的生命百态图,铺展出这些人物命运的另类生命图景。莫言叙写残缺人物苦痛的背后,是他对残缺人物命运富有关怀之心的生命观照。这些残缺人物形象为莫言的作品增添了丰富而又不可或缺的色彩,是莫言小说独特而又神秘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引言部分主要分析概括了莫言研究现状,并确定了论文关于残缺人物形象与生命观照的研究目的与写作角度。文章主体分四章来论述莫言小说中残缺人物形象与生命观照这一主题。第一章是残缺与生命强力。莫言笔下的残缺人物有其自身特点,莫言营造了富含生命感的环境氛围,却偏偏让残缺人物在这种强烈生命氛围中诞生,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莫言笔下的残缺人物呈现出与其身体状态相反、出人意料的强悍生命力与超常感知能力,这又与小说中强烈的生命氛围相呼应,他将这种看似矛盾却又相互呼应的组合在小说中呈现出来,让残缺与生命强力共存。第二章是残缺与生命苦难。莫言以他现实主义情怀的心灵姿态来进一步书写残缺人物遭遇的苦难生活。命运难以捉摸与预测,残缺人物面对突然降临、血腥残忍的残缺只能无奈承受,而残缺的后果和影响更是生命苦难的延展与叠加,身负残缺之人甚至连基本的爱与归属的需要与尊重的需要都无法得到真正满足,自身的残缺甚至会牵连到亲近之人,造成他人的苦难。残缺在莫言笔下更是一个象征生命苦难的符号。第三章是残缺与边缘生命状态。莫言以边缘视角与民间立场探究残缺人物所处的尴尬痛苦的边缘生存状态。残缺人物因自身缺陷,无法收获美满的爱情生活,遭受他人的歧视和排挤,被家庭所忽视,徘徊在爱情、家庭和社会的边缘。伴随这种边缘地位而来的是心灵失衡的苦痛与迷失,产生心理与精神的扭曲,甚至用偏激的行动发泄内心的愤怨。第四章是残缺符号的背后。对于残缺的关注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不仅是中国当代文坛上某个作家的一时心血来潮。莫言对残缺的书写蕴藏其对“审丑”的独特审美趣味追求,也寄托着他对生命强弱的辩证解读,更有他对民族生命力正在流失与衰退的焦虑,以上官金童为代表的精神残缺实质上象征着独立向上民族精神的缺失。从莫言笔下的残缺人物形象身上不难读出残缺中的悲凉,莫言通过书写残缺来表达了关于民族生命力传承的思索。本文将视角投注在莫言小说中所塑造的独具特色的多样残缺人物形象上,对莫言小说中塑造的残缺人物形象从生命观照的角度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归纳。通过对莫言小说中残缺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由此挖掘出莫言对残缺与生命力、生命苦难和生命状态的感悟,体味莫言作品狂放不羁表象之下的现实主义与人道主义情怀,感受一个用自己真诚写作的作家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其他文献
有机药物在生化过程中的作用十分复杂,可能参与和蛋白质、活性氧自由基等其它物质的络合、氧化还原等作用,因此它的定量测定是临床检验中诊断疾病和检验疗效的重要指标。电分析
从中国文化深层结构来看,道德情感化的心理结构形成了缺失个体人格和价值维度的群体性观念,孩子不被认为是"独立的个体",而是需要依赖于人的"附属物"。强加期望、溺爱无度、
幼儿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论证和认可,幼儿生命教育的实践越来越多,实践方式亦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然而,怎样的幼儿生命教育与幼儿生命教育的特殊性相符合,与幼儿的思维特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肺部感染发生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L-谷氨酰胺(L-glutamine,L-Gln)是构成蛋白质的20种基本氨基酸之一。作为生命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和氨基载体,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被认为是目前所知道的最重要的氨基酸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欲望得到满足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上升到更高的层面,那就是追求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对幸福的追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幸福与否成了衡量人
以欧洲社会为叙述对象的《西洋杂志》,语言平易,专注于叙述,不刻意求古,取材不加薙芟,结构、布局随意,大量使用外来词语,全书没有统一的叙事框架,与桐城“义法”相距甚远,显
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的不适状态,主要由元担忧引发。本文从元担忧的理论、元担忧的内容以及元担忧的干预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考试焦虑的原因以及元担忧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根据
根据历史文献整理徽州髹漆技艺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田野调查摸清该技艺的传承保护现状,剖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企业朝超越国界、地理范围地迅速扩张,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管理也越来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共享服务中心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但调查表明,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