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史中特别的存在,被众多的学者所瞩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文化论”也因此成为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当然相关的论述更是数不胜数。例如,美国的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便从心理和人格的角度对日本文化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矛盾文化”“恩义文化”“耻文化”的观点。日本国内也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比如社会人类学家中根千枝则从社会的角度分析了日本的社会构造,提出了“纵式社会”“序列社会”的观点。还有精神学家土居健郎则从国民性的角度提出了“娇宠”观点。另外,著名学者加藤周一则主张著名的“杂种文化”论断。文化作为反映一个国家内在本质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作为东亚民族之一的日本人也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例如,作为日本文化的象征的和服,日本料理,茶道,花道,漫画,枯山水等词汇也经常可以听到。中国学者也被这些词汇吸引,从多个角度对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作了论述。因此便接连出现了“纤细”“简便”“小巧”“感性”等等代表性词汇。受韩国著名学者李御宁所著《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一书的启发,笔者认为,“精致”亦可以作为日本人审美意识的一个角度。本文旨在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日本文化的特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象征和功能理论,兼用比较法,从新的视点对日本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具体来说,以日本和服和日本料理为例子,对日本文化的精致性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精致性不仅是文化载体的体积的变化,更是对审美意识的深化。受个人理解能力和相关文献资料的限制,本论文从日常生活中易得的材料入手,通过分析验证精致性的存在,而对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则没有触及。本论文的主要结构如下:首先介绍了中国和日本有关和服与日本料理的相关先行研究;第一章,论述和服中的精致性;第二章,从日本料理的角度分析日本文化的精致性;第三章,介绍了在日本现代社会中精致性的体现;第四章,探究了日本精致文化的成因;最后是本论文的总结和对今后的展望。总之,通过对和服与日本料理的分析,可以看出精致性也是日本人的审美意识的重要内容和构成要件。精致性作为日本文化的特征,并不是对中国文化和西洋文化的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