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实验创新使用通体发光光纤应用于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中,研究对含有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的大鼠口腔菌斑生物膜的抑制效果,以及连续多次治疗相对于单次治疗是否具有更显著的菌斑抑制作用进行探讨,筛选出最适杀菌激光功率。2.研究在不同功率的通体发光光纤联合PDT光照下,对于口腔颊、舌黏膜及牙龈软组织的病理变化。3.从牙髓炎症因子的角度分析,经通体发光光纤一次及四次治疗后的牙髓是否有炎症反应,为进一步论证抗菌光动力疗法应用于动物模型上的安全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实验一:使用S.mutans菌液感染大鼠磨牙,建立致龋模型。将40只大鼠分为五组,17mW PDT、34mW PDT、68mW PDT作为实验组,0.2%氯己定为阳性对照组、0.9%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650nm半导体激光器连接通体发光光纤,以40μg/mL的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为光敏剂对大鼠牙齿避光孵育五分钟,配合不同功率的参数光照90 s,进行为期四周的抗菌光动力疗法,平板菌落计数。实验二:实验一结束后,取大鼠口腔软组织进行HE染色切片,观察口腔颊、舌黏膜及牙龈软组织的改变,是否有血管扩张、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组织坏死等病理变化。实验三:通体发光光纤联合PDT照射大鼠磨牙90s,平均功率34mW。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在一次和四次治疗后的1天、3天、7天、14天分别测量大鼠牙髓内TNF-α和IL-1β的表达变化。结果:1.平板菌落计数结果显示:S.mutans菌斑生物膜的抑制与时间因素无关,与处理因素相关。17mW PDT、34mW PDT、68mW PDT、0.2%氯己定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菌落对数值显著减少(P<0.05)。34mWPDT、68mW PDT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17mW PDT组、0.2%氯己定组(P<0.05),且68mW PDT组杀菌效果最显著。但是34mW PDT与68mW PDT菌落计数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7mWPDT组与氯己定组的差异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68mW PDT组舌黏膜轻度毛细血管扩张,17mW、34mW PDT、氯己定组及对照组大鼠的颊、舌、牙龈黏膜均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水肿,充血,坏死。3.炎症因子测定结果显示:TNF-α:PDT治疗一次后的表达量1、3、7、14天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四次治疗后显示第一天表达量最高,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随后逐渐降低。T4-D14表达量达到最低(110.86±22.45),且明显低于T-Control(335.62±25.4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PDT治疗一次后1、3、7、14天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次处理后I4-D1、I4-D3、I4-D7与I-Control相比较显著升高(P<0.05)。I4-D1达到最高(1162.72±29.36),随后表达量下降。I4-D14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应用通体发光光纤于PDT对大鼠致龋模型的S.mutans的菌斑生物膜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为期四周的实验里,抑菌效果并没有随着治疗次数增加而具有更显著的疗效。HMME-PDT抑菌作用与激光功率密切相关。HMME-PDT配合通体发光光纤的抑制大鼠致龋模型中S.mutans菌斑微生物膜的最佳功率是34mW,且抑菌效果优于0.2%氯己定溶液。2.通体发光光纤联合PDT在平均功率17mW、34mW、68mW光照下以及0.2%氯己定溶液对口腔黏膜组织的不会造成不可逆性损伤。3.通体发光光纤联合PDT抑菌对牙髓的生物学刺激,从炎症因子分泌的角度来看,一次治疗是安全的。连续四次治疗(治疗间隔为一周)导致TNF-α分泌抑制,以及IL-1β表达量升高的现象发生。使用该参数进行多次治疗可能会增加牙髓炎症、或者牙髓免疫抑制的风险。多次使用光动力抑制致龋菌的安全参数以及合适治疗间隔仍需进一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