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属于n型的半导体材料,SnO2具有较宽的带隙、低成本、优异的光学性能和高化学稳定性的优点。通过掺杂过渡金属可以将SnO2制备成稀磁半导体,同时,掺杂磁性离子可以增强SnO2基稀磁半导体中的室温铁磁性。相比较其它过渡金属,Fe更容易溶解在SnO2中,可作为合适的掺杂剂。过渡金属掺杂SnO2制成的稀磁半导体在信息科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对Fe掺杂SnO2体系磁性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Fe掺杂SnO2体系磁性来源一直存在争议,关于Fe掺杂和VSn或VO分别共存于SnO2体系的磁性来源仍旧各执其词。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是关于Fe掺杂浓度对SnO2光学性质的影响,对于Fe2+/Fe3+掺杂对SnO2磁光性质影响的研究仍然有所欠缺。因此,本文运用了Materials Studio 8.0软件的CASTEP模板,采用自旋密度泛函理论的广义梯度近似和平面波超软近似的赝势+U的分析方法,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了Fe的掺杂和点缺陷(VO,VSn)以及Fe的价态对SnO2磁光性能的影响。为了解决Fe-SnO2体系磁性来源的争议,分别构建Sn16O32、Sn15Fe O32、十种不同Fe-VO间距的Sn15Fe O31和五种不同Fe-VSn间距的Sn14Fe O32超胞模型。计算出了所有体系的总能量、总磁矩、能带图以及态密度。研究发现,掺杂体系都能实现掺杂系统长程有序铁磁性的特点。在同样的掺杂体系和等同的掺杂浓度的前提下,掺杂的方式不一样,掺杂体系的磁性也不同,这非常有利于稀磁半导体的磁性调控。体系Sn15Fe O31和Sn14Fe O32磁性主要来源于以Fe与VO/VSn形成复合体后的电子为媒介,使得Fe与VO/VSn附近的O-2p态和Fe-3d态电子发生双交换作用。同时,研究发现Fe-VO/VSn的相对位置越近,体系的形成能越小,结构稳定性越好。为研究Fe2+/Fe3+掺杂对SnO2磁光性质的影响,分别构建了纯的Sn16O32、三种不同Fe2+-Fe2+间距的Sn14[Fe2+]2O32和三种不同Fe3+-Fe3+间距的Sn14[Fe3+]2O32超胞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后体系的吸收光谱都发生了明显的红移。掺杂后的费米能级附近出现发生自旋极化的杂质带,掺杂体系表现出了自旋极化的现象。Fe2+和Fe3+对SnO2体系的磁、光性质的影响不同。磁性分析认为Fe3+使p-d交换相互作用处于主导地位。在相同掺杂位置和相同掺杂浓度的情况下,Fe3+掺杂SnO2体系更易获得高的居里温度和高磁矩。其中,Sn14[Fe2+]2O32(Ⅱ)体系在复介电函数的虚部和吸收光谱的低能量的区域都出现了较大的新峰,认为是费米能级附近发生自旋极化的杂质带与导带之间发生的跃迁导致。通过第一性原理研究,合理地解释了Fe掺杂的SnO2体系磁性的来源,确认了不同价态的Fe元素对SnO2体系的电子结构和磁光性质的影响,这对实现Fe掺杂SnO2作为光催化剂和稀磁半导体材料的应用有关键性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