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足阴阳经透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与应用借鉴。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足内翻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针刺治疗,选取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悬钟、丘墟、照海、申脉、风市;治疗组接受足阴阳经透刺治疗,选取丘墟透照海、阳陵泉透阴陵泉、悬钟透三阴交。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使用RM Gait步态分析系统对两组患者的步行能力进行评价,并对足内翻角度及下肢Fugl-Meyer评分进行测定。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步速、步频、患侧步长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步速、步频、患侧步长的差值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治疗后患侧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双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患侧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双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治疗后患侧足内翻角度、下肢Fugl-Meyer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患侧踝关节内翻角度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肢Fugl-Meyer评分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痊愈7例(23.3%),显效14例(46.7%),好转7例(23.3%),无效2例(6.7%),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组临床痊愈1例(10.0%),显效8例(26.7%),好转10例(33.3%),无效9例(30%),总有效率为70.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足阴阳经透刺法与传统针刺法均能改善中风后足内翻患者的足内翻角度、下肢功能,对中风后足内翻患者步行能力的提升疗效显著。2、足阴阳经透刺法对改善中风后足内翻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