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三维重建寰椎松质骨及大体形态,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寰椎椎弓根螺钉的理想进钉通道,减少进钉时的阻力及穿透并发症。方法:选择60例(男、女各30例)志愿者行寰椎薄层CT扫描(扫描条件:电压220V,层厚0.75mm,间隔0.8mm),所得影像资料利用Mimics10.01软件三维重建出寰椎内部松质骨及其大体形态。根据三维重建图像及原始影像资料确定寰椎椎弓根中心点C,以C点为螺钉理想钉道的中心点,寰椎椎弓根头倾角为螺钉理想钉道的头倾角(国人寰椎椎弓根高度较小,螺钉头尾向倾角变化较小,因此选择理想钉道的头尾倾角与寰椎椎弓根轴向头倾角一致)。测量螺钉在侧块松质骨内的可置角度变化范围,并以最大内、外倾角的角平分线作为理想钉道的进钉角度。定义理想钉道与后弓的交点为进钉点,然后测量该进钉点与各解剖标志之间的相关参数。结果:男女理想螺钉进钉点至椎弓根内侧壁的距离L1分别为(7.89±1.39),(7.30±0.98)mm;至正中矢状面的距离L2分别为(22.86±2.30),(21.23±1.64)mm;至椎弓根上下缘距离之比L3/L4分别为(1.00±0.10),(1.01±0.11)。男女理想螺钉的内倾角度α分别为(11.70±5.68)°,(11.70±5.48)°;其中最大内倾角度α1分别为(32.51±5.79)°,(30.52±6.40)°;最大外倾角度α2分别为(9.10±7.80)°,(7.04±7.13)°。男女椎弓根宽度D分别为(9.70±1.57),(8.70±1.24)mm;高度H分别为(5.24±1.15),(4.38±0.81)mm。60名志愿者影像资料均模拟置入直径为3.5mm的螺钉,共计120枚,其中有10枚(男1例1侧,女5例9侧)因椎弓根高度较小或解剖变异而穿破椎弓根,比例为8.33%。结论:理想螺钉的进钉点在椎弓根内侧壁旁开7-8mm处后弓上下缘的中央,螺钉内倾(11-12)°左右,并与椎弓根共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