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成为新时期政府简政放权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同时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然而长久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对市场行为干预过多,仍未厘清政府、市场、社会三者权力的边界。为了让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改善政府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方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力度,力求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我国行政审批事项得到了大幅度精简,极大地释放了市场活力,推动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简政放权的突破口与抓手,是改革进入深水区以来的重要改革事项,其改革的成效好坏会直接影响着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本文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对有关理论进行分析,试图阐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举措,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重要保障。从制度设计、工具选择两个方面对国外改革经验进行分析,同时对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史及成就进行分析,试图找到每一阶段改革的不同目标与不同成就,从而能够更好地分析现阶段改革存在的问题。目前,一些政府部门重数量轻质量的改革方式仍未完全根除,让改革难以深入推进,行政审批配套服务功能的缺失阻碍改革的深入,行政审批监督机制的匮乏削弱了改革效果,日益突出的红顶中介现象让改革成果难以真正惠及人民群众。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是政府、市场、社会三者权力的协同行使,让政府充分放权给市场与社会,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相辅相成的新型治理格局。在这一目标导向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从制度设计、工具选择、转变管理思路、规范法律法规、第三方社会中介组织培育五个方面推进。首先在制度设计方面,建立行政审批权责清单,力求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法制化。其次,在工具选择方面,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行政审批”模式,力求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智能化。另外,在转变管理思路方面,必须加强政府官员的服务意识。对我国现行法律体系进行调整与整合,能够为改革提供有力保障。最后,在中介组织培育方面,加强第三方中介组织培育与管理,保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能够真正惠及人民群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让政府将市场、社会可以行使的权力下放给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真正明晰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权责范围,进一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