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病机特点,提出疏风宣肺健脾化痰的治疗方法,据此法组方研制成小儿止咳颗粒剂,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及动物实验,观察疏风宣肺健脾化痰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 方法:文献研究从中西医两个领域回顾和总结了对CVA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及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本病的报道,掌握治疗小儿CVA的发展动态和研究现状;研究分析小儿CVA的病因病机特点,提出疏风宣肺健脾化痰法治疗本病,并据此法组方制成小儿止咳颗粒剂,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临床研究通过对观察组(小儿止咳颗粒剂组)与对照组(氨茶碱和酮替酚组)两组总疗效、治疗后两组3、5、7天有效率的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呼气峰流速(PEFR)的比较,评价小儿止咳颗粒治疗小儿CVA的疗效。实验研究对小儿止咳颗粒剂治疗CVA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探讨。采用气管段酚红法、小鼠氨水引咳法,观察小儿止咳颗粒剂对小鼠的化痰、止咳效果;测定哮喘豚鼠模型的迟发相哮喘反应阶段的血清白介素—5(IL-5)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观察小儿止咳颗粒剂对豚鼠血清IL-5和MDA、SOD水平的影响。 结果:临床试验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3天、5天、7天有效率分别为46.3%、75%、95%,对照组分别为23.3%、40%、93.3%,治疗3天、5天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7天的有效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起效较快。两组治疗前后PEFR值比较结果提示,两组PEFR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各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的变化显示,各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P<0.01,对照组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变化值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血清IgE水平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外周血EOS计数均降低,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P<0.01,对照组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EOS计数变化值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动物实验显示小儿止咳颗粒剂能够增加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且能延长小鼠氨水引咳时间(EDT50),提示其具有较好的化痰、止咳作用;还发现小儿止咳颗粒剂能够降低致敏豚鼠血清IL-5、MDA水平,同时升高血清SOD水平。 结论:临床研究表明小儿止咳颗粒剂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治疗作用,与西药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