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叠字被称为“人类童年时期的语言”,起源于人类模仿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节奏感,它形式整齐、音节和谐、表意生动,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广泛使用而又独具特色的修辞手段。叠字的运用,也是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它不仅具有整齐的形式美,曲折回环的音乐美,还具有反复低徊、深致婉转的情感意象美,是形美、音美和意美的完美结合,使诗歌具有“一字千金”的力量。
许渊冲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理论,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是“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完美结合,翻译中应尽可能地再现原诗的“三美”。这一理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抓住了中国古典诗歌最本质的特点:意美、音美和形美,抓住了诗歌翻译的本质:最大限度地体现这“三美”,对诗歌翻译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从“三美”角度出发,对《古诗十九首》中二十三个全译或选译本的叠字翻译进行对比研究,在探析古诗中叠字的形美、音美和意美的基础上,讨论如何在翻译中再现原诗中叠字的形美和音美,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留叠字的意美。
本文首先介绍了叠字的定义、起源和功能,并对叠字翻译特别是古诗中的叠字翻译现状进行了概括,然后对“三美”理论的具体内容、历史渊源以及“三美”的可译性进行了探讨。由于《古诗十九首》强烈的艺术魅力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巨大影响,许多译者全部或部分翻译了《古诗十九首》。本文随后对《古诗十九首》及其英译本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多个英译本的叠字翻译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再现叠字的形美、音美和意美的不同方式,指出叠字的“意美”可以通过保留叠字意象、替换叠字意象、舍弃叠字意象等方法进行再现;叠字的“音美”可以通过以拟声译拟声、头韵、尾韵、腹韵等形式进行再现;叠字的“形美”可以通过以叠字译叠字、空间安排、替换叠字形式等方法得到再现。
翻译中叠字“三美”的再现对诗歌“三美”的再现具有重要意义。《古诗十九首》的二十多种译本证明,译者可以使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诗中叠字的形美和音美,同时最大限度地传达其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