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胃粘膜形态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比较半夏泻心汤全方及各拆方组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胃组织的修复作用,为临床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20只C57BL小鼠随机分为10组:Ⅰ半夏泻心汤全方组,Ⅱ半夏组,Ⅲ甘温组,Ⅳ苦寒组,Ⅴ半夏加苦寒组,Ⅵ半夏加甘温组,Ⅶ苦寒加甘温组,Ⅷ阳性药物对照组,Ⅸ模型纽,Ⅹ空白组。每组各12只小鼠,雌雄各半。先连续4天用氨苄西林给小鼠清肠消毒,第5天开始造模:第Ⅰ组至第Ⅸ组每只小鼠灌胃幽门螺杆菌菌液0.2ml,灌胃前禁食禁水,每隔一天灌胃一次,共8次。末次灌胃造模两天后,随机抽取四只小鼠进行胃粘膜细菌培养和尿素酶试验。结果:细菌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G-弧形杆菌,菌尿素酶试验阳性,证实造模成功后开始药物灌胃。第Ⅰ组至第Ⅶ组按每只小鼠体重给予等效剂量的中药灌胃;第Ⅷ组灌胃等效剂量的氨苄青霉素,用蒸馏水稀释成所需浓度。模型组和空白组每只小鼠灌胃0.2ml的蒸馏水。连续灌胃8天,每天1次,灌药前禁水禁食6小时。灌胃结束后,动物禁食不禁水12小时,次日心脏采血处死动物,并完整取胃,观察胃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和检测胃细胞凋亡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的表达。结果:1.半夏泻心汤全方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大多数未见明显的炎细胞浸润,此两组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苦寒加甘温组、苦寒组和苦寒加半夏组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多累及胃粘膜的1/3。模型组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累及胃粘膜的2/3甚至全层。治疗组中全方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苦寒加甘温组与模型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模型组凋亡细胞增多,电镜下可观察到凋亡小体。药物治疗组中全方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苦寒加甘温组、苦寒组和苦寒加半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有效减少胃粘膜细胞凋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模型组CD4+明显降低,CD8+明显增多,CD4+/CD8+比例下降。各组CD4+的表达依次为阳性药物对照组>全方组>苦寒加甘温组>苦寒组>半夏加苦寒组>半夏加甘温组>甘温组>半夏组>模型组。各组CD8+表达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模型组>半夏组>半夏加甘温组>甘温组>苦寒组>半夏加苦寒组>苦寒加甘温组>全方组>阳性药对照组>空白组药物治疗组。其中全方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苦寒加甘温组、苦寒组和苦寒加半夏组在胃粘膜细胞CD4+和CD8+的表达水平上以及CD4+/CD8+比例都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胃粘膜受损、细胞凋亡增多和T细胞亚群失调。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祛除邪气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粘膜相关疾病的重要环节。2.半夏泻心汤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胃粘膜有较好的修复作用。主要体现在半夏泻心汤保护胃粘膜,抑制细胞凋亡和调节CD4+与CD8+的表达。3.半夏泻心汤全方组与各拆方组比较,全方组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修复作用明显优于各拆方组,其原因与半夏泻心汤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扶正祛邪的精当配伍密切相关。各拆方组中以扶正祛邪兼施的苦寒加甘温组疗效最佳。综合各指标检测结果,各药物组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粘膜的修复作用从大至小依次为阳性药物对照组>半夏泻心汤全方组>苦寒加甘温组>苦寒组>半夏加苦寒组>甘温组>半夏加甘温组>半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