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树是其分布地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研究古树资源组成、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古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对象,对县内古树资源特征、分布格局、生长状况及民族文化对古树的保护实践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自然、社会和少数民族文化与古树保护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务川古树保护现状和实践为少数民族地区古树保护和立法提供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共调查到古树5105株,隶属38科63属79种;古树地理成分中科的热带分布型(48.27%)与温带分布型(48.28%)比例相当,属的温带分布型(62.90%)超过热带分布型(32.26%),整体呈现出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古树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10种,9种在《中国植物红皮书》中有记载,6种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2)古树胸径集中在50~110 cm,平均胸径为78.1±24.2 cm,冠幅集中在3~9m,平均冠幅为5.9±2.7 m,树高集中在18~26 m,平均树高15.1±5.7 m。古树树高与冠幅(r=0.145,P<0.01)、树高与胸径之间(r=0.351,P<0.001)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古树整体长势和保护良好,93%的古树处于健康和无受损状态,受损程度较为严重的树种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3)古树主要分布在沟谷(50.49%)和坡面(41.84%)两种地形单元中;从生境分布来看,古树主要分布在村落(59.33%)、宅基边(13.82%)和墓地旁(12.14%)三类生境类型中,与村寨分布联系紧密;从海拔上看,古树主要分布在中低海拔地区(<950 m,79.13%),但高海拔地区分布着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chinens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蓝果树(Nyssa sinensis)等古老孑遗植物。古树分布与人口密度联系紧密,中等人口密度的村寨古树数量最多(P<0.01)。(4)务川古树主要以风水树的形式存在,占古树总数的71.79%,包括村落风水树、宗祠风水树、宅基风水树、墓地风水树和寺庙风水树5种形式;另有被当地居民崇拜的神树102株,柏木(Cupressus funebris)、银杏(Ginkgo biloba)、杉木是人们主要崇拜的对象。务川古树的保护和管理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树崇拜文化、禁忌文化、风水文化和习惯法有关,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古树的保护都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