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医疗保障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wpla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月1日,成都市所有城乡市民都被纳入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成都因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全覆盖的省会城市。本文以成都市改革试点现状为例,对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中的表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剖析,以期以成都市现有模式作为全国范围内的参考,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为重庆市乃至全国在城乡统筹医疗保障方面在实施层面上提供借鉴。
  本文立足于成都市城乡统筹医疗保障改革实际,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城乡统筹医疗保障意义、全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历程和现状;然后以成都市城乡统筹医疗改革为重点,分析了国家财政和成都市财政对农村医疗的投入状况及成都市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和成都城乡统筹医疗建设的影响因素、支撑条件;最后在借鉴国外城乡医疗保障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推进成都市城乡医保统筹发展途径选择、统筹医疗保障改革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第一,财政投入和地方政府的理念创新是发展城乡统筹的重要保障与动力因素;第二,城乡统筹的发展还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城乡统筹医疗改革要以农民财产产权、土地产权为基础,设计出适合医疗保障制度的新模式;第三,统筹城乡医疗保障改革存在政府职能上的缺失、财政直接投入不足、缺乏规范的管理与服务体系等问题;第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实施以来成效显著,但合作医疗制度发展主体即政府、农民、医疗服务机构,三者的角色定位较为模糊,合作医疗的筹资机制及合作医疗基金存在制度缺陷问题,没有建立稳定而有效的筹资机制;第五,要真正实现城乡医疗保障的全面覆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农民的积极参与、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本文的创新点包括:第一,本文对成都市的医疗改革路径与经验探索,为重庆市或其它地区统筹城乡医疗保障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第二,本文通过制度改革和目前国内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手段,对如何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医疗保障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从技术层面上解决了城市和乡村尽快地融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问题。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产业转移这一经济现象受到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产业转移是一种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分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经济现象。它的产生主要归因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的方向一般为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业的适时转移不仅有利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也为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就我国经济发展滞后的中西部地区而言,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吸收随之而来
学位
学位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协调公司股东、管理层、债权人以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公司绩效。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许多方面,但治理的基础是股权结构,而最终公司经营业绩的情况将直接反映公司治理的效果。因此,只有保持合理的股权结构,公司才能取得得良好的经营业绩,也才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价值。  我国从2005年5月9日开始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到目前为止,上市公司的股票已
学位
会议
期刊
本文认为在高等职业教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今天,保障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应该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中的重点,其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蓬勃。在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专业的设置和对学生的培养都是以企业的需求为主,因此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非常的好。在我国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地区在经济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978-2011年,重庆市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尤其是直辖十多年以来,全市GDP从1998年的1440.56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1年的10011.13亿元人民币,年增速高达14%以上。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在就业和收入分配领域,就业增长弹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快速扩大,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
期刊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