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转型使得现代乡村社会人际关系趋于松散与多样。现代乡村是一个掺杂着工业文明、后信息文明的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社会,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乡村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新生代外出求学打工引起的“空巢化”、村民行为方式及家庭主导观念的现代化,乡村社会村民的交往和交流变得非常重要。因而在现阶段探讨乡村社区村民行为活动及需求、邻里交往及交往空间就显得非常有意义。论文拟以村民的行为需求及特征为切入点,借助目前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成果,采用类比研究、跨学科研究、调查及访谈研究等方法,系统分析研究关中地区自然村落邻里交往空间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以关中地区传统自然村落和新型乡村社区为研究对象开展邻里交往空间的研究,有效促进新型乡村社区邻里交往空间的构建,促进乡村社区和谐,促进乡村社区归属感的增强。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乡村社区邻里交往空间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考察和分析自然村落中邻里交往空间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二是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关中地区自然村落村民的行为需求及其特征,以及新型乡村社区交往行为及空间的调研,并对两者进行对比;三是探寻乡村社区邻里交往的方式和类型,以及乡村社区邻里交往空间与城市社区邻里交往空间的差异;四是探讨促进乡村社区邻里交往的内容,构建并创造新型乡村社区邻里交往空间的设计要点,促进乡村社区邻里的积极交往与有效交流。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当前社会转型下关中地区留守村庄的村民有着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迫切的交往需求;二是总结出乡村社会邻里关系的演变历程:即从合作亲缘型邻里——个体家庭型邻里——被动淡漠型邻里;三是通过调研得出自然村落村民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阵发性和随机性、类聚性和交往性、从众性和激励性、互惠性和多样性;四是建立新型乡村社区邻里交往空间的体系,提出了不同规模社区的邻里交往空间层次,并对每种邻里空间提出设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