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脓毒症(Sepsis)历来是危重病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其病情重、治疗花费高、死亡率居高不下,不仅给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同时也妨碍了卫生事业的前进。但是脓毒症本身的病理机制极其繁冗杂乱,医学界对此始终是各执一词。因此,在当下亟需弄清脓毒症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为疾病的针对性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查阅众多的相关文献及资料了解到,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涵盖了免疫调节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炎症反应失衡(SIRS、CARS并存)、基因多态性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其中的免疫相关的炎症反应失衡,一直是这些年来研究的热门。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是2005年发现的IL-1家族的新成员,作为炎症早期的警报素,历来受人追捧,尤其是IL-33参与的IL-33/ST2信号通路。IL-33是如何参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尚不明了。IL-33之于脓毒症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T细胞亚群(Th1/Th2)作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同样参与了脓毒症的发展。本试验拟通过研究脓毒症患者早期外周血中IL-33表达的变化规律,为脓毒症的免疫调理提供一定的佐证;同时,通过探讨IFN-γ/IL-4比值(其中IFN-γ主要由Th1细胞分泌,IL-4主要由Th2细胞分泌)的变化,进一步揭示脓毒症患者早期Th1/Th2平衡的改变。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早期外周血血浆中IL-33、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oluble Suppre 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IFN-γ、IL-4以及IFN-γ/IL-4比值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脓毒症患者体内IFN-γ/IL-4比值的变化来分析Th1/Th2细胞漂移情况以及与IL-33变化的相关性。探讨脓毒症患者体内IL-33对于感染性疾病的病情评价及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单盲的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聊城市人民医院ICU住院的4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入住ICU 28天后的预后情况将脓毒症组(即病例组)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选择同期聊城市人民医院健康查体中心20名健康查体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脓毒症组于入住ICU 3h和3d采血,应用酶联免疫荧光法(Enzyme-linked fluorescent assay,ELFA)测定外周血血浆中降钙素原(PC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IL-33、sST2、IFN-γ、IL-4指标的水平,计算脓毒症患者APACHEⅡ的分值,同时记录脓毒症患者ICU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28d后的预后情况。比较健康对照组与脓毒症组之间、脓毒症3h组与脓毒症3d组之间、脓毒症存活组与死亡组两组之间指标的差异。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脓毒症患者IL-33与APACHEⅡ评分、sST2、IFN-γ、IL-4、PCT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入ICU 3h内的脓毒症组IL-33、sST2、IFN-γ、IL-4的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ICU住院时间延长,脓毒症组患者3d时的IL-33、sST2、IFN-γ、APACHEⅡ评分、PCT水平相较入ICU时(3h时)的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虽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健康对照组、存活组和死亡组三组间相比较:后两组IFN-γ/IL-4的比值皆降低(P<0.05);入ICU 3h时,存活组和死亡组IFN-γ/IL-4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随时间的延长,入ICU 3d后,死亡组较前者IFN-γ/IL-4比值降低更显著(P<0.05)。就存活组而言,IFN-γ/IL-4比值随住院时间延长,无显著变化(P>0.05);反观死亡组,其IFN-γ/IL-4比值随住院时间延长,降低显著(P<0.05)。4.脓毒症组患者入ICU 3h时IL-33与PCT、sST2、IFN-γ呈正相关(P<0.05);入ICU 3d时,IL-33与APACHEⅡ评分、PCT、IFN-γ、IL-4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1.脓毒症患者IL-33的水平于入住ICU时即开始升高。2.脓毒症早期IFN-γ/IL-4比值下降,提示Th细胞已发生极化,即Th1/Th2平衡向Th2漂移,存在免疫抑制。尤其在死亡组中这一免疫抑制现象更加显著,多提示预后不良。3.IL-33在脓毒症的病情评价及预后评估中有较高的价值。意义本试验了解了脓毒症患者早期体内IL-33及相关免疫、炎症指标的改变,同时通过IFN-γ/IL-4比值的变化初步了解到脓毒症患者早期机体内CD4+T细胞亚群(Th1/Th2)的漂移及当时的免疫状态,这将研究有望为脓毒症的免疫调理提供一份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