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单纯的企业需求导向转向兼顾个人发展需求导向,这种转变必然引起职业教育的深刻变革,而变革的核心正是培养模式的改变。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关系到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性问题,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的关键性问题。它既是对传统职业教育机制的重大突破,也是对传统职业教育方式的一种必要的补充,必将给职业教育带来活力。建立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目的是解决职业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并日渐突出的理论和实践的割裂(对教育而言),学与用的分离(对学生而言),教与学的脱节(对教学过程而言),从现实角度来说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学生就业,为企业提供即时可用的人才,改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半封闭转向开放、由学校、课堂中心导向转向实践导向,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推进职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的紧密结合,是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和灵魂。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正是对职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研究回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什么。本文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定位于实践规范和操作样式,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概念进行界定,探讨工学结合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趋势,分析国内外开展工学结合的经验和启示,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和框架设想,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研究的创新在于:第一,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概念进行了定位和界定;第二,以实践过程为导向,提出把实践过程的完整性作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分类标准,将培养模式分为工学交替型和工学并进型两种类型;第三,提出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和框架设想。这些研究充实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内涵,回答了工学结合“是什么”,为职业教育研究者、管理者和实践者提供了可参考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推广,帮助改善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认识,提高“工”与“学”结合的层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工学结合深入、有效、持久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