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智能网联车协同自适应巡航技术(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能够综合运用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通信设备,对智能网联车队列中的各车纵向行为进行协同且高效的控制。CACC对提升道路交通最大通行能力、阻止交通震荡传播、提升道路交通系统安全性及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是智能网联车技术实际应用落地的重要场景与方向。该技术植根于先进的感知与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B1600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90103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010510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0JQ-392); 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网联车协同自适应巡航技术(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能够综合运用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通信设备,对智能网联车队列中的各车纵向行为进行协同且高效的控制。CACC对提升道路交通最大通行能力、阻止交通震荡传播、提升道路交通系统安全性及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是智能网联车技术实际应用落地的重要场景与方向。该技术植根于先进的感知与通信技术,对智能网联车的环境感知和实时通信能力存在一定的依赖。现有的CACC控制算法主要基于确定性感知假设,即传感器能够提供准确的感知数据。但在工程实践中,传感器误差一直存在且难以消除。上述假设与现实状况的差异性,极易导致CACC控制性能退化和失效,导致道路通行能力降低,同时使交通事故风险提升和燃油消耗增加等问题。针对上述研究需求,本文基于随机最优控制,提出了一种面向感知与控制效能不确定环境的双前车信息拓扑CACC控制方法(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with Uncertain Preceptions,CACC-UP),根据动态规划方法提出了队列领航车变速情况下的最优控制实时求解方法,结合分离定理及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方法从理论角度对控制器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本文工作如下:(1)本文基于现有车辆队列四元素构架,在综合分析车辆控制系统和车载传感器测量中可能出现的各类不确定性基础上,采用二阶节点动力学、双前车信息流拓扑结构和恒定车头时距策略,构建了CACC-UP节点模型,采用正态扰动描述对状态和测量方程不确定性。在测量不确定性方面,本文采用最优权重法对来自多传感器的感知数据进行初步融合,从而初步减小感知不确定性。(2)在考虑跟车安全性、速度一致性和燃油经济性等多个要素的前提下,本文设计了基于随机最优控制的CACC-UP控制器。该问题被描述为使得两车间距误差最小、两车相对速度最小和加速度变化最小的线性二次高斯问题。根据随机系统分离定理,本文将上述随机最优控制的求解过程解耦为确定性系统的求解和卡尔曼滤波器实时估计。针对现有确定性系统求解方法中并未考虑开环输入的问题,本文根据最优性原理以及随机贝尔曼方程,采用动态规划方法构建了控制器解的增益以及解的迭代形式;随后使用卡尔曼滤波器估计各时刻的最优状态估计量,从而建立了队列领航车变速情况下的最优控制实时求解方法。(3)本文对所设计的CACC-UP控制器进行了闭环稳定性分析。同样基于随机系统分离定理,将控制器的稳定性解耦为定常二次高斯问题及卡尔曼滤波器的稳定性分析问题。本文利用李雅普诺夫直接判别法证明了定常二次高斯问题的闭环稳定性;通过对系统的一致可控性和一致可观性的证明,确定了卡尔曼滤波器的稳定性。上述分析过程,在证明了系统稳定性的同时,也为控制器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一定依据。(4)为验证控制器的性能,设计了初始扰动收敛、领航车变速、自然驾驶领航车和紧急制动安全性测试等不同场景,使用MATLAB软件仿真验证,并对不同噪声下控制器的性能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现有感知和控制设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情况下,CACC-UP控制器依旧可以保证队列及交通流的稳定,并且对不同的扰动均具有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水泥稳定碎石由于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稳定性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运用于高等级道路建设当中,但是水泥稳定碎石也很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而产生裂缝导致沥青路面整体强度和耐久性下降。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中间铺设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来提高半刚性基层的抗裂性。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通过拉拔试验来探究水泥稳定碎石与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的界面作用特性。自行设计一台针对该试验的拉拔
车道线检测与偏离预警是辅助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提高车辆的行驶效率与安全性。目前,深度学习的方法不断涌现,但是由于车道线和所处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导致现有的方法还未能同时兼顾准确性和鲁棒性的需求。在偏离预警上,现有方法都是根据车辆的位置等信息判断当前的偏离状态,很少对未来时刻的汽车行驶状态进行预测。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对复杂情况下的车道线检测和偏离预警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
微循环公交作为城市公共交通支线的一种,对于解决城市局部区域公交可达性低、市民短途出行及换乘不便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微循环公交规划一直是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易于获取的公交IC卡数据推算公交客流信息,进而开展微循环公交规划研究。论文介绍了微循环公交的概念、分类和特点。基于IC卡刷卡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判断上车站点;采用基于单名乘客出行链的方法判断下车信息;根据刷卡间隔、换乘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生活与道路运输行业紧密相连,生产活动的开展也促使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道路运输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还有频发的交通事故,与危险货物运输相关的事故后果和影响都比其他车辆更加严重、深远。目前的事故致因分析可知,人为因素是造成事故频发最重要的、最难控制的原因。因此本文将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展开研究,分析安全意识体系及各结构产生的影响,得到提升安全意识的对策,减
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是我国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行人在事故中的伤亡率往往较高,因此车-人碰撞事故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在交通事故鉴定中,碰撞车速的确定是事故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对于车-人碰撞事故,现场痕迹较少,尤其大多数车辆配备ABS系统导致路面没有完整的制动印迹,在此情况下,如何准确计算车速、还原事故全貌是目前事故鉴定领域的难题。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开展了车-人碰撞事故再现研究,并根据行人头部损伤情
在海洋油气资源地震勘探中,表面多次波的压制成为检验勘探成效的关键点。空气—海水强反射界面的存在容易产生较强能量的自由表面多次波,而在浅海勘探中,这些多次波对一次波的影响更为强烈。海水深度太浅导致复杂的多次波与一次波混杂,数据处理过程中若忽略多次波压制,不仅会使有效波的属性改变,比如频率、振幅等,也会得出误差偏大或错误的成像结果。因此,表面多次波的衰减是如今海洋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必不可少的步骤。表面相
植被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分布状况以及驱动机制对区域内生态恢复、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5年-2018年MODIS-NDVI数据集、气象数据以及相关统计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法、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标准差分析、Hurst指数、偏相关性分析法及残差分析法,研究陕西省近14年来的植被覆盖度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研究区近14年来植被覆盖度变化与气象因子、人类
近年来,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极大的缓解了城市的拥堵问题,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而且促使当地经济飞速发展。然而,地铁隧道的建设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往往会对周边地层造成扰动,严重时,会造成地表塌陷、管线破裂、隧道上方建(构)筑物倒塌等事故,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安全。因此,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隧道上方既有建(构)筑物的安全,减少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成为地铁隧道施工的关键。本文依托郑州地铁
常规公交出行很大程度上代表与反映了城市内部人群的流动规律与城市建成环境的布局,明晰城市常规公交出行特征以及建成环境的影响作用机理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最小二乘回归模型(OLS)、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等全局回归模型已广泛地应用于常规公交出行特征研究,但上述模型均忽略了空间异质性对常规公交出行特征的影响,导致常规公交出行的局部空间变化无法进行很好的诠释。近几年,部分学者采用地理加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能源缺口和污染物减排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内燃机应用环境友好型的可替代燃料,成为解决的主要方式。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具有含氧量高、与柴油互溶、易制取的特点,柴油中添加聚甲氧基二甲醚,改变柴油机EGR率和主预喷间隔角(poilt-main interval,PMI)从而改善柴油机的燃烧与排放。本论文在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TD-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