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女性癌症中排第4位。目前宫颈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其中放疗不管是在早期的术后还是在晚期治疗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16年NCCN指南推荐包括ⅡA之前的患者行术后放疗,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ⅡB期以后的患者推荐行同步放化疗,然而放疗在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和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副反应,包括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增加血液毒性等,尤其是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近年来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管进步,特别是三维适形、固定野调强(IMRT)、容积弧形调强(VMAT)及后装插值等腔内放疗的技术开展和应用,宫颈癌的放射治疗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对容积弧形调强(VMAT)较固定野调强(IMRT)在靶区剂量分布及小肠、直肠、膀胱的保护方面是否存在优势尚有争议,对于骨髓的保护研究更少。因此,我们进行了宫颈癌固定野调强(IMRT)和容积弧形调强(VMAT)的剂量学研究。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患者固定野调强(IMRT)计划和容积弧形调强(VMAT)计划的靶区受照剂量、适形指数、均匀指数及危及器官保护的剂量学比较,确定更适合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8例宫颈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CT模拟下进行定位,并由同一名物理师应用Varian Eclipse计划系统,分别为此8名患者设计固定野调强(IMRT)和容积弧形调强(VMAT)两种治疗计划,计划靶区的处方剂量均为:50.4 Gy/28f/1.8Gy。为防止射野数目给结果造成的差异,固定野调强(IMRT)计划均采用七野照射,容积弧形调强(VMAT)采用双弧照射,两种计划均要求100%等剂量曲线包绕95%的PTV,根据RTOG标准限定危及器官的剂量:直肠V40<40%,膀胱V40<30%,小肠V30<40%,脊髓Dmax<40 Gy,由物理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重的优化。计划完成后分别统计两种计划的靶区均匀指数、适形指数、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差异,应用SPSS19.0系统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技术在治疗宫颈癌中的差异。结果:1、容积弧形调强(VMAT)较固定野调强(IMRT)在靶区的适形指数及均匀指数方面更优。2、容积弧形调强(VMAT)较固定野调强(IMRT)降低了了临床靶区的低剂量区。3、容积弧形调强(VMAT)较固定野调强(IMRT)在直肠、膀胱的剂量分布上相当,各有优势,无明显差异。4、在骨髓的保护方面,VMAT在V20及以上的高剂量区具有优势,但在V10及以下时IMRT具有优势。结论:VMAT在适形度、均匀度、MU及治疗时间方面较IMRT有一定优势,VMAT增加了危及器官低剂量体积的同时减小了高剂量区的体积,因此,VMAT在串联器官上的保护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