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基于地表气候变化数据库及中国数字高程模型,采用空间化技术和时间序列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1954-2002年中国气候要素和地表干湿变化时空分布特征,进而以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初步研究了1982-2002年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水热条件变化的响应。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954-2002年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度升高,增幅达每10年0.26℃。其中冬季增温最为明显,平均每10年0.38℃,秋季次之,春夏季增温最少。从温度变化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差异来看,北方比南方地区增温幅度大;东北和华北地区春、冬季增温显著;长江以南地区夏季温度有所降低,冬季显著增温。近50年来中国温度变化与全球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西南部分地区的小幅度降温。
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从1960到1990年代明显下降,90年代后期出现回升趋势,其中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已恢复到1950和1960年代的水平。各个季节对全年降水变化的贡献有很大差异,春秋季对全年降水量减少趋势的影响最大,夏季对全年降水量增加趋势的影响最大。从降水量变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华北、华中、东北南部地区持续下降,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明显上升,新疆北部、东北北部和青藏高原西部1960到1970年代下降,1980年代后期回升。我国全年降水量平均减少约0.57mm/a,略大于全球平均减少趋势(0.54mm/a),但区域格局变化与全球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减少的特征相反。
利用Penman-Monteith潜在蒸散模型计算我国1954-2002年地表干湿指数的变化趋势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年平均地表干湿指数呈东南.西北递增格局。1954-2002年干湿指数的空间变化格局与降水量基本相似,东南、西北西部地区地表变湿;华北和东北南部地表显著变干。从季节变化来看,南方地区一月、七月有变湿趋势;华北地区一月有变干趋势;新疆地区七月、十月有显著的变湿趋势。从各自然地理分区来看,降水量相对较多的华南、华中、西南地区干湿指数有减少趋势,地表更加湿润;而降水量较少的东北、华北、内蒙和西藏地区干湿指数增加,地表更加干燥。西北地区1980s年代后表现出略微暖湿的趋势。同时我们选取了四个典型暖湿暖干区域分析其近50年来干湿转换特征。
在分析了我国气候因子及地表干湿变化趋势特征后,我们以NOAA/AVHRR遥感数据为基础,探讨了1982-2002年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水热因子的响应特征。得出结论如下:水热组合即干湿指数能够真实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在植被的空间分布上起着很大的作用,植被NDVI按照森林.灌丛.草地.荒漠的顺序递减。NDVI和干湿指数Ia、降水量成对数关系,当水分严重不足或降水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已不适合用来描述NDVI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平均气候态下,降水量充足的地区(干湿指数小于5时)热量因子对植被NDVI空间分布的影响大于水分因子;降水量不足的地区(干湿指数大于5时)水分因子对植被NDVI空间分布的影响大于热量因子。在季相变化水平上水分因子对植被NDVI季节变化的影响大于热量因子。近20年来我国植被活动整体在增强,但各植被类型之间有很大差异,森林NDVI有减少趋势,草地和荒漠等有增加趋势,说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植被状况在好转。同时我们分析了植被生长季始末时间和生长季长短的变化,生长期开始的时间平均每年提前0.5天,而生长期结束的时间平均每年延迟0.05天。生长季开始的时间对温度变化大概滞后1.5个月,而对降水变化的滞后效应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