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率目标区是一种中间汇率制度。20世纪80年代,威廉姆森提出汇率目标区方案后,汇率目标区受到了广泛关注。此后,克鲁格曼又提出了汇率目标区的理论模型。此后,国内外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有效外汇市场中汇率目标区的运行情况。对于发展中国家汇率目标区实践的文献较少。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可行性。在前人对于汇率目标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探讨汇率目标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得出汇率目标区适用于我国的结论,并且对于人民币汇率目标区进行了初步的设计。本文填补了一些研究空白,体现了一定的特色。本文具体内容按照如下顺序展开。 首先对汇率目标区的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析。 在第二章中,探讨了汇率目标区与内外均衡的关系。开放经济中,内外均衡的同时实现是最重要的政策目标。根据作者的分析,汇率目标区的经济效应包括:动态锚定效应,预期引导效应和对冲效应。这些效应提供了经济运行的稳定环境,对于一国经济实现内外均衡具有重要意义。汇率目标区的经济效应有助于帮助内外均衡。 在第三章中,探讨了汇率目标区对于防范资本流动与货币替代的意义。开放经济中,资本流入和货币替代是常见现象,但对于经济稳定有重要影响。汇率目标区可以限制资本的过度流入,起到限流器的作用。对于货币替代,汇率目标区也有重要的预防作用。但是,汇率目标区对于货币替代的防范是有条件的。以往,学者都认为汇率目标区可以有效地防止货币替代。通过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在经济基本面变化平稳的情况下,汇率目标区确实有助于防范货币替代。但是,当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出现“离婚效应”后,汇率目标区反而进一步促成货币替代。因此,尽可能实现并维护内外均衡状况对于汇率目标区来说,至关重要。 在第四章中,对于欧洲货币体系中汇率目标区的运作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在第五章,对于东南亚国家的汇率运行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文中运用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作为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来分析汇率目标区运行的条件以及运行中的难题。研究的结论是在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的情况下,运用汇率目标区管理是不适合的。 从第六章开始转入汇率目标区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意义的分析,对于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运行机制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来对人民币汇率的运行情况得出初步的结论——多年来,人民币汇率实际是在刚性的汇率目标区中运行,而此刚性目标区已经无法面对目前经济情况的发展。因此,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