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特点,并对其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为肝炎肝硬化的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通过分析整理近5年来关于本病中西医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际,制定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症状、体征、生化指标以及中医四诊信息等,对我院214例肝炎后肝硬化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14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辨证分为湿热内蕴型65例,占30.4%,肝气郁结型57例,占26.6%,瘀血阻络型26例,占12.15%,水湿内停型25例,占11.7%,脾肾阳虚型22例,占10.28%,肝肾阴虚型19例,占8.87%。其中肝气郁结型在Child-pugh分级中主要以A级为主;湿热内蕴型病机虽以实邪为主,但正气已有受损,此型Child-pugh分级以B级为主,兼有A级和C级,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型多见于肝硬化晚期,常合并水湿内停证,Child-pugh分级多为C级,兼有B级,研究中发现单纯瘀血阻络型较少,多兼夹在其他证型中。在对Child-pugh分级中三个客观指标即胆红素(TB)、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与本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胆红素(TB)在湿热内蕴型中较高,ALB由肝气郁结经瘀血阻络、湿热内蕴、水湿内停向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型逐渐降低,PT则有由肝气郁结经瘀血阻络、湿热内蕴、水湿内停向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型渐进升高的趋势。结论:1.本组病例证型以肝气郁结和湿热内蕴两型居多,单纯瘀血阻络型较少,多兼夹在其他证型中,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型多见于肝硬化晚期,常合并水湿内停证。2.肝郁、瘀血、湿热以及正气亏损(气虚和阴虚)为本病主要病机及证候特点,其中瘀血这一病理因素贯穿病程始终。3.随着病情的进展,Child-pugh分级由A级向C级变化,中医证型有由肝气郁结逐渐向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型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