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环画和漫画书本来都是语言与图像共同参与叙事的文体,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却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发展处境:一方面是连环画已经完全褪去了80年代的辉煌,变得衰落至极;另一方面却是漫画书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大行其道、蒸蒸日上。这一巨大的反差,使得我们陷入沉思,究竟是什么原因才会导致连环画和漫画书二者不同的命运?与之前的研究不同,本文并没有从出版发行与创作队伍等外在因素去考虑这个问题,而是在叙事学的视角下对相关文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后经典叙事学的背景下,本文首先对连环画和漫画书在中国发展的文化语境进行了回顾,从连环画的三次繁荣的阶段,发现了连环画与意识形态话语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而在讨论80年代向90年代的文化转型中,我们看到了漫画书的崛起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的。文化语境的变迁是导致连环画在90年代衰落以及漫画书崛起的外部原因。接着,本文对连环画和漫画书二者的图文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发现二者其实是“貌合而神离”的不同的艺术类型。连环画和漫画书在语言层面、图像层面以及图文结构层面都存在较大的区别:连环画奉行“脚本先行”的创作原则,呈现出明显的语言优先的属性,在图像上则是以“全景”构图为主,重在表现莱辛所言的“包孕性的顷刻”,语言所承担的叙事功能明显大于图像;而在漫画书中,图像相比语言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语言以对话与独白甚至拟声词为主,图像则是以“特写”镜头居多,通过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蒙太奇”手法推动故事的开展。漫画书中图像的叙事功能则大于语言。正是二者图文关系上的区别造成了其叙事学上的分野。最后,本文对连环画和漫画书进行了全面的叙事学分析。分别从叙事的技巧、叙事的逻辑以及叙事的空间三个层面来分析了二者本质上的不同,连环画是直陈式叙述,采用讲述的方式,体现的是零聚焦下的全知视角和全知构图,本质上是线性的文字叙事,在叙事逻辑上是时间的空间化;漫画书则是图像叙事的典范,是一种对话式叙述,采用“展示”的方式,引入蒙太奇的技术,体现的是内聚焦下的限知视角和特写镜头,本质上是图像叙事,在叙事逻辑上是空间的时间化。正是这三个层面上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在“读图时代”的文化背景下遭遇了迥然不同的发展命运。这也就是连环画衰落和漫画书崛起的内部原因。我们通过对连环画和漫画书的叙事学分析,不仅回答了二者发展的问题,更是为“读图时代”下的文学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