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视角下的南宁历史片区城市记忆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1980_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急遽跃入全球化浪潮。南宁在现代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旧城区历经局部改造后呈现出建筑风貌混杂的状况。部分具有历史价值的街巷及建筑的随意拆建、保护不善等原因,造成历史片区内城市记忆的缺失。延续民俗文化的生活空间消失,原住居民大量流失,流动人口回填等情形,破坏了历史片区传统的民俗社会关系。加之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人们的集体认同感趋向淡漠。挽救南宁历史片区的城市记忆及民俗文化,是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论文首先对城市记忆及民俗文化的概念进行介绍,提出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城市记忆与城市民俗结合研究的相关性及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论文将南宁的民俗文化及历史片区发展概况进行梳理,阐明南宁民俗文化表现及特点,通过引用民俗学实地调查及问卷访谈的研究方法,结合民俗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城市记忆相关理论基础,以南宁历史片区为调研地点,探寻提取民俗文化表征要素。而后对片区内的民众进行城市民俗记忆度测评,统计调研结果并分析记忆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影响城市民俗记忆度的几个要素为:记忆者的个人背景、居民的参与度、街区及建筑的维护程度、功能业态的保护程度以及记忆途径及宣传力度。  论文的最后,对城市历史片区中民俗记忆提出保护原则,并从营造民俗生活的角度对南宁历史片区民俗记忆的再现进行方法探讨。本文希冀通过民俗学与城市记忆的交互研究,为南宁历史片区的良好发展提供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机的方法,为营造充满情感记忆与地方特色的民俗城市提供可资借鉴之道。
其他文献
建筑与景观一体化设计和低碳设计似乎是以平行线的关系各自发展。前者以建筑与景观形式的融合为目标,实际操作时偏重于艺术的表达;后者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实际操作时偏重于技术
为了解决城市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我国从1998年开始提出建设廉租房的方针政策。目前,廉租房是住房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其意义在于保障那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甩在后面的公民
本文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理论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50878092,2008-2010)中的理论应用型研究,为本基金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为城市设计的实践提供理论与依据。
学位
博物馆承载着收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所有人类所创造的艺术、文化、历史和科技成果的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有没有一个高水平的博物馆,渐渐成了评价一个城市是否具有文化潜
随着世界环境危机日益加剧,提倡建筑节能,建造低能耗建筑已经成为每个建筑师都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就学校建筑而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创建绿色学校,从小树立
随着世界经济、医疗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相继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银色浪潮”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性议题。在我国,200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老龄化比例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加速,使得人群生活离自然环境越来越遥远,这对人群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重新认识自然环境,并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但
本文从市民公共活动的发展历程入手,探讨了当下市民公共活动的特征。并通过对公共活动与城市广场的互动关系研究,指出当下城市广场应当向其本源回归,即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当
近年来,随着城市功能的日趋完善,城市管理的日渐成熟,我国各城市对其内部景观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户外广告作为城市内部景观和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城市形象,构建城